穿进男频搞基建——封玖(158)
汤诚不想继续搭理他,但他今天势必要将霍延留在京城,不得不继续应付。
愿闻其详。
楼喻笑眯眯道:汤将军可以留在京城继续辅佐朝政,同时四万西北军由新的统帅带回西北驻守边疆,如此一来,便可澄清将军的清白了。
众人:狠还是东安王狠!
汤诚皮笑肉不笑:东安王当真风趣,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愿霍延留在京城?
楼喻挑了一下眉,目光意味不明。
汤诚还没搞清楚他的意思,便听霍延开口。
陛下,我愿意放弃霍家人的身份,只为留在东安王身边效犬马之劳,从今以后,我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皆与霍家无关!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放弃霍家人的身份!
霍延是傻了吗!
在场之人均无法理解。
而今霍家门楣重立,朝廷也正值用人之际,霍家起复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只要霍延愿意,他完全可以谋得高官厚禄,重振霍家荣光!
他尚不及弱冠,未来的路还很长,以后若立下功劳,说不定还能位列三公。
可他竟然就这样放弃了?
要知道,没有霍家的荣耀加身,他日后的路远没有现在这般顺利。
而他做出此等选择,仅仅是为了报恩而已。
可叹!可敬!可服!
当真不堕霍家高山景行之名!
汤诚张口结舌。
他怔怔望着霍延,仿佛看到了曾经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霍义。
世上谁人不爱忠臣良将?
他一时竟有些嫉妒楼喻。
殿中鸦默雀静,无人吱声。
所有人都被霍延的话给震住了。
楼秉忽笑道:大善!霍二郎高节清风,不同流俗,此等结草衔环之举,令朕佩服!朕即刻下诏,言明此事,澄清流言!
叩谢圣恩!
霍延抬首,与楼喻目光交汇,坚定幽邃。
众人不由看向汤诚。
霍二郎为了报恩,为了澄清流言,愿意放弃霍家身份,那你呢?
你愿意为了表示清白而放弃对西北军的统帅吗?
汤诚当然不愿意。
就在上早朝的时候,《庆州旬报》上的内容在京城掀起一阵狂热。
虽然京城已有《京城日报》,但《京城日报》很显然是东施效颦,完全没有《庆州旬报》的用心和精良。
是以,《庆州旬报》依旧是老百姓们的首选。
新一期的要闻直接令众人舌桥不下。
什么?霍家二郎为了报恩,为了澄清流言,竟自愿放弃霍家人的身份,只为留在东安王身边效力?!
有人不明所以问:他报恩就报恩,为什么要脱离霍家?
嗐,还不是那些流言害的!也不知是那个鳖孙传出来的谣言,说霍二郎当年为了能活命,自甘堕落为东安王暖床!
我怎么听说,是东安王强迫他的?
没有的事!别听人瞎说!是东安王感念霍将军的功劳和风骨,特意救下了霍家血脉!霍二郎为了报恩,才一直跟随左右!
那是谁在污蔑东安王和霍二郎?
可别叫霍二郎了,人现在可是霍家的顶梁柱,不过已经放弃霍家的身份了。
那该叫什么?
他不是庆军的统领吗?就叫霍统领好了!
等早朝结束,京城百姓都听说了霍延的举动。
盛赞者有之,怒骂者亦有之。
有人赞他知恩图报,有人骂他数典忘祖。
直到楼秉降下谕旨,大赞霍延饮水思源,不堕霍家风骨,允其放弃霍家身份,继续为楼喻效力,痛斥之声才得以平息。
谕旨颁布后,老百姓们发挥八卦的能力,挖出了早朝上的争论。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京城多的是明眼人。
汤诚的心思太过明显,大家稍稍一想,便知他是想剪除东安王羽翼。
什么留京任职?什么为了霍家清名着想?当初霍家被害时,他身为霍将军副将,有出面为将军辩驳半句吗?呸!
这么说,某人可真虚伪!
难道说,《京城日报》其实就是某人弄出来的?故意抹黑东安王和霍统领?
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像!之前还纳闷,谁那么大胆子敢捋东安王虎须,现在想想,除了权势滔天的某人,还有谁敢?
他这么虚伪,当初不会真是他陷害霍将军的吧?
不是说没有证据吗?
可他明显就是有野心啊,端看他愿不愿意率西北军回边关!
算了算了,大人物的事情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汤诚想打舆论战,楼喻当然奉陪。
他着暗线在京城百姓中引导流言的发酵,让汤诚虚伪之名大噪。
在汤诚气愤无奈之时,他又让人执笔写了数篇文章,极尽赞美汤诚对霍家名声的维护之举,将汤诚塑造成一个仁善厚道的霍家故旧,悉数投稿给《京城日报》。
《京城日报》的管事听命于汤诚,本就为汤诚名声一事烦心,乍一看到这样的书稿,自然大悦,连夜让人加紧印刷。
汤诚素来爱惜羽毛,虽然他让四万兵马陈列京畿,但他可以借保卫京城的借口给自己脸上贴金。
可霍家之事说不过去。
报纸上越是赞美他的仁厚,百姓就越能看穿他的伪装。
如果他真这么厚道,当初怎么没为将军说上一句话?
谁不知道《京城日报》是他让人办的?现在这么变着法儿地夸自己,真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么自卖自夸真的好吗?当初东安王和霍统领的脏水就是他让人泼的吧?真是用心歹毒!
东安王是勤王的最大功臣,他居然用报纸污蔑功臣!他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物极必反。
汤诚从《庆州旬报》初尝舆论的威力,但他所了解的不过是一些浅显的表象。
反装忠、披皮黑等手段,有时候比正面辩论更能引导舆论。
夸的热搜多了,便会败坏路人缘。
百姓根本不想再看到报纸上肉麻兮兮的赞誉之词,反而自发寻找汤诚的黑点。
总结下来,汤诚的黑点有三。
一是陈兵京畿,似乎有狼子野心;二是虚伪做作,意图抹黑东安王和霍统领的名声;三是有陷害霍义将军的嫌疑。
这些并非老百姓自己总结的,而是楼喻让人引导老百姓想出来的。
他要借悠悠众口,对汤诚进行舆论攻击。
汤诚爱惜羽毛,楼喻便将他连毛带皮给扒下来。
眼下舆论大反转。
楼喻和霍延并非强迫与被强迫的关系,而是一对令人钦羡的伯乐和千里马。
东安王慧眼识珠,霍统领结草衔环,这二人情谊深厚,令人感佩非常。
汤诚在书房气得掀翻了桌子。
他怒红双目问军师:你不是说这样就能断楼喻臂膀吗!
军师摇首叹道:我何尝知晓霍延会为了不辱门风,自愿放弃霍家身份?
日后就算霍延和楼喻真有什么私情,别人也没有置喙的余地。
汤诚又羡慕又嫉妒,吼道:他们霍家人都是死脑筋吗!
谁说不是呢?军师再次叹息。
汤诚颓丧地坐到椅子上,道:当初惠宗要杀霍义,我曾假意去劝霍义起兵造反,却被霍义断然拒绝。而今霍延又为了楼喻,放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他们楼家人到底给霍家人下了什么蛊?霍义和霍顺死于楼家人手上,霍延就真的一点都不恨?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为何霍延还能对楼喻如此忠心耿耿。
莫非他二人真有私情?军师皱眉道。
可刚说完,又摇头否决了。
他二人皆为性情强硬之人,断不会如此。
汤诚道:我见过南风馆的小倌,他们之间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军营里当然也少不了那种兄弟,但大多都是一方强势一方柔弱,还有就是单纯互相解决需求的。
东安王缺暖床的吗?霍延缺暖床的吗?
都不缺。
所以,以上推测均不成立。
在汤诚和军师朴素的男性思维里,他们根本想不到世上会存在两个男人相爱的情况。
军师建议:不如将军暂且忍耐几日,待东安王回到庆州,京城不就在您掌控之下了吗?
汤诚和楼喻交锋几次,皆以失败告终,而今已然神思疲乏,不想再看到楼喻那张脸了。
可现在京城流言甚嚣尘上,实在不堪入耳!
每次经过街市,他总感觉街市旁的百姓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他,让他浑身不自在。
将军若是舍得,便亲自下令查封《京城日报》。
为今之计,遏制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汤诚亲自出面,用行动予以回击。
汤诚当然舍不得。
他已尝过舆论战带来的益处,又怎会毁掉自己费心打造出来的喉舌?
他问:就没有其它办法了?
军师道:只有这样,百姓对您的猜忌才会消除。而今报纸越是赞扬您,百姓便越是反感,是以,报纸已经成为你的拖累,而非增益。
汤诚明白这个到底,沉默半晌后,长叹一声:也只能这样了。
为了保全自己名声,他当着老百姓的面,亲自带人查封印制《京城日报》的书坊。
画虎不成反类犬,《京城日报》注定只能昙花一现。
东安王归庆之期定在十二月十五。
出发前一日,应楼秉之召,楼喻入宫前往御书房。
阿喻,楼秉掩嘴轻咳一声,面色苍白道,我写了一封信,你回到庆州后,能否替我转交给老师?
楼喻道:陛下所令,臣自然遵从。不过,陛下还是想请范公回京辅佐朝政?
楼秉闻言哂笑:我倒是想,可老师想必已经对我失望至极,我知道,老师不会答应的。
他顿了顿,神色落寞道:是我辜负了他的期望。
新朝建立,老师却一直没有音信传来,楼秉便已了然。
楼喻看着他,不由心生惋惜。
若在盛世,楼秉或许会成为无功无过的守成之君。
可他生在乱世,只能成为权力倾轧的棋子。
他失去了至亲,而今只是一个孤家寡人,在深寂的皇宫里,连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
陛下,臣见您近日总生咳疾,可曾让太医看过?楼喻目露关切道。
楼秉摇首道:无碍,不过是天气寒冷,受了些凉罢了。
陛下保重龙体。
楼秉听出他话里的真诚,心中不由一酸,眼眶微热。
他情不自禁说出心里话:阿喻,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
陛下远赴西北请援,又号令天下勤王,而今社稷稳固、政治清明,何来无用之说?
楼秉不禁笑了。
他摇首叹道:阿喻不必安慰我,咱们楼氏江山日后能否稳固,还得指望你。
楼喻眉心微动,面色不改:陛下此话何意?
陛下,贵妃娘娘求见。殿外内侍忽然禀报。
贵妃娘娘就是曾经的汤侧妃。
叛军入城后,东宫沦陷。
楼秉自知无力挽回,得汤侧妃劝告,便随她前往西北求援。
他留下父皇兄弟,留下娇妻幼子,留下师长幕僚,懦弱地逃了。
父皇兄弟已死,太子妃自戕,亲子被杀,若非东宫只有太子妃和汤侧妃,或许会有更多无辜人受到伤害。
楼秉怎么可能不心痛、不自责?
尤其在发现汤诚狼子野心之后,他更加郁结于心。
新朝建立后,因汤氏有功,他便封她为贵妃。
楼秉掩住眸中厉色,温声道:让贵妃进来。
楼喻适时起身:臣告退。
御书房的门开了。
楼喻与汤氏打了个照面。
汤氏容颜娇美,面带笑容,手中拎着食盒。
碰上楼喻,落落大方地见礼。
楼喻回了一礼。
朱红色的门在背后关上。
楼喻隐约听到里头传来女子的撒娇声,夹杂着楼秉的几声咳嗽。
楼喻垂眸沉思,片刻后,抬步往宫外走去。
御书房内,汤贵妃素手纤纤,从食盒中端出一碗汤。
陛下,这可是臣妾亲手煲的汤,您快尝尝。
汤味香浓,色泽浅淡,恰合楼秉口味。
楼秉淡淡道:晨时吃得多,朕现在喝不下。
陛下,汤冷了可就不好喝了,臣妾亲手做的呢,您要是喝不下,就尝一小口好不好?
汤贵妃伏在他肩上,娇俏着哄道。
楼秉只觉得心头发冷。
曾经的他有多喜爱汤氏的娇媚,而今的他就有多厌恶汤氏的居心叵测。
陛下,这可是补汤,对身体好着呢。汤贵妃继续劝着。
楼秉心中郁气更浓,喉咙处涌出强烈的痒意,他咳得撕心裂肺。
回到行馆,楼喻吩咐暗部秘密探查楼秉的咳疾。
十二月十五,东安王返庆。
车驾从行馆至城门,一路皆有百姓相送。
东安王虽在京城时日不多,但他入京后的所作所为,百姓全都记在心里。
他们站在街市两侧,默默行注目礼。
霍延骑马守在车驾旁,霍煊和霍琼皆随行。
霍家的门楣本应由霍延光耀,眼下霍延放弃,霍煊和霍琼便成为霍家的主事者。
他们既年少,声名又不显,旁人并未太过在意。
加上他们勤王无功,朝廷便没有进行封赏。
霍家没落似已成定局,就连汤诚都不曾关注过两人。
是以,他们选择随行回庆州,无人在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