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小郎放心,老奴无碍,只是一时不慎,才被歹人砍伤。”老赵不愿一相见便让崔莞忧心,强笑两声道。
殊不知,方才那伙山匪,本就存着杀人越货,再将老幼妇孺劫回山寨的心思,对车队中的男子自是下了狠手,老赵能活,还是他够机敏,后背中刀后不似旁人,痛呼奔走,而是死咬牙关,忍痛倒地,装作一刀毙命的模样,后来才在混乱中被人踩踏至昏厥。
所幸,崔莞问话时,他便迷迷糊糊醒来,若不然,两人当真是擦肩而过。
“主子,他伤在后背,未及致命之处,休养一番可无碍。”那名墨卫为老赵包扎好伤处,又依崔莞所言,与众人一同查看了车队中受伤的妇孺以及幸存的男子。
趁此空隙,崔莞与老赵一同往前行了十来步,又拐入一旁的林子中,避开车队中频频探来的目光,待碧落及另外几名护在一旁的墨卫四散在周围戒备之后,崔莞方看着老赵,叹声道:“赵叔,这四年,有劳了。”
“姑子。”老赵眼眶泛红,目中泪水涌动,他忍痛,恭敬地朝崔莞行了一礼,颤声道:“一别四载,姑子音讯全无,老奴心中甚忧,好在上苍有眼,今日得见姑子平安,真乃大幸也。”
“赵叔不必多礼。”崔莞见状不顾老赵身上的血污,亲自将他扶起,“这些年总归是我对不住你。”
老赵急急摇头,“若非当年得姑子相助,只怕老奴早是路旁一堆白骨,哪还有今日?”
当年崔莞随秦四郎离开雍城前,曾寻到老赵,留下一些金叶子,又隐晦的点了几句魏人屠城的惊骇之语,更是坦言一旦闻及魏人来犯,便将屠城之事散出,好令雍城百姓得以生还。
起初,老赵并未完全将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语放在心上,不过,有崔莞留下的金叶子,老赵便在雍城中购下一间铺子,许是他为人憨厚淳朴,童叟无欺的缘故,短短四载,一生二,二生三,以至于如今的老赵,身家虽不及城中世家晋商,却也是衣食住行,百般不愁。
直至魏人进犯梁州不成,转侵康平城的消息传入雍城,崔莞那番险些被他抛诸脑后的叮嘱赫然浮起,他连夜将家眷送走,又暗自将屠城一事散出,原本雍城上至士族下至百姓,均不以为然,不料未过多久,康平城遭屠一信传来,满城皆慌。
“如今雍城情形如何?”崔莞唇角渐渐抿起,康、东、秦三城已破,刘珩率大军,必定先守雍南二城,其中按路途来算,当是先抵雍城,就是不知……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机缘巧合得君信(下)
“魏人围城半月有余,却未攻城,只是不许城中百姓进出。”老赵在心中斟酌片刻,便将所知一切尽数言明,“两日前,援军赶至,大败魏人,虽是如此,但城中不少百姓仍是决定举家迁移。”
而一直等候崔莞的老赵,历经围城之乱后,也决定暂时先撤出雍城,这才与略有交情的大户一同上路,却不料途中遭匪,险些丧命。
“不过……”话到此处,老赵有些犹豫,他虽不知崔莞因何出现在此处,可见她一身装扮以及风尘仆仆的模样,不难猜出是要赶往雍城。
老赵的犹豫,令崔莞气息微微一窒,她沉下声,道:“赵叔直言无妨。”
“此事老奴也只是耳闻,不知真假。”老赵咬牙说道:“老奴随行的车队中,曾有几名后行的郎君,听那郎君所言,大败而退的魏人,不知何故又卷土重来,将整座雍城再度围住,且此次的魏人,似乎比上一回多了数倍。”
什么!?
崔莞心中陡然一沉,当即问道:“那几名郎君可在?”
老赵摇头,神情黯淡的道:“无,都在方才被山匪杀了。”
如此一来,便无法再寻人细问。
崔莞眉目沉凝如水,魏人围而不攻一事,以常眼看之,实乃常事,毕竟连破三城,即便魏人勇猛无畏,也定有损伤,围城既能断其粮草乱其军心,又可暂且休养生息,有益无害。
当然,此举必不会耽搁太久,否则待大晋挥军而至,前后夹击,围城的魏人便成瓮中之鳖,束手待毙,那成倍猛增的魏兵,就足以表明魏人的心思。
只是不知为何,崔莞心中的不安非但未减,反而愈来愈浓,她迅速思忖一番,道:“赵叔可知率领援军前来的是哪位将领?”
“是太子殿下。”
当日援军入城时,老赵仍在城中,自是亲眼目睹三军将士受雍城百姓夹道迎接的场面。
果然是刘珩。
崔莞心绪骤然绷紧,魏人提前一载攻城,又一改前世的做派,并非连破五城,而是对雍围而不攻,这其中,或多或少存有几分不为人知的蹊跷。
雍城,无论如何,她必须设法混入城中寻到刘珩,半步先机已失,她决不能再依赖上一世的见闻行事,万一暗害刘珩之人此次将计谋设在雍城,而非南城……
想到这里,崔莞再无心耽搁,略吩咐老赵几声,让他随车队一同离开避难,转身便唤来碧落,让她传命,立即启程!
“姑子。”得知崔莞欲前往雍城后,老赵足下蹒跚,却一步一步紧跟在她身后,坚声道:“让老奴跟着姑子罢。”
眼见崔莞欲拒,他又急急开口解释道:“姑子有所不知,这四载雍城变化颇巨,加之如今城中兵荒马乱,若无熟人带路,只怕姑子难以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