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最后的帝王(穿越)——青色兔子(1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淳于阳问道:这事儿陛下不打算跟子脩说吗?
    刘协看他一眼,道:你什么都不要说。曹操与袁绍大战在即,你晓得其中利害。
    淳于阳忙道:臣明白。臣什么都不会说的。顿了顿,又补充道:臣原本话也不多,少说几句,子脩也不会觉得奇怪。只是陛下要如何处理此事?
    刘协又重复了一遍,曹操与袁绍大战在即,朕也晓得其中利害。像是在回答淳于阳,又像是在提醒自己。
    一时淳于阳退下,刘协穿戴齐整,才坐在未央殿中,便听到传报说是曹昂已在偏殿等着了。
    曹昂趋步上殿,心中着实忐忑,徐青失手,猜测另一队也是宫中的人。但终归是猜测。若陛下原本不知此事,他自己冒然提起,反倒坏了事儿。
    子脩来了。刘协含笑,如往常一样,温和道:你这么早入宫,一定是又有什么了不得的消息。只是不知今日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曹昂听皇帝声气儿,似乎没有异样,便暂且放下刘寿之事,道:那杀了河内郡太守张杨,叛逃往袁绍处的眭固,在西边被我父亲派出的人拦截杀掉了。
    刘协点点头,笑道:这是好消息。叛徒便该这么死。
    曹昂微微一愣。
    刘协又笑道:朕也有一则好消息要告诉你。那袁术在寿春也待不下去了,他骄奢淫逸,小小的寿春哪里能供得起他。他这便也要北上投奔袁绍,可是路上有吕布、刘备与你父亲拦截,朕看他是过不去了。
    曹昂道:他敢自立为帝,本就死不足惜。
    刘协忽然招手,示意他走近些,便抬眼细细看他,目光藏着审视的意味。
    曹昂垂眸,低声问道:陛下,可是臣有不妥之处?他的双手在袖中攥紧了。
    没有。刘协仍是温和含笑,朕就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大好了。怎得面色还是这样白?
    曹昂说不出是松了口气,还是又提起了一口气,愣了愣,轻声道:臣确已大好。至于面色大约像子柏(淳于阳字)那样,多在太阳下操练,便不会这样白了。
    那还是不必了。刘协开起玩笑来,朕身边有一块石炭就够了。子脩还是面如冠玉,赏心悦目些。
    曹昂心中那根弦始终紧绷着,再也没了从前面见皇帝时那种坦然,在陛下的玩笑中,浑浑噩噩也笑着。
    就好像揣着一颗炸|弹,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又或者那所谓的炸|弹,只是他自己吓自己,根本只是一颗哑|弹。
    玉奴从荆州也有信来。刘协又道:既然朝廷决定先打袁绍,那荆州便要暂且放一放了。所以朕要他在荆州学府,好好做他的博士,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平定袁绍后再动手。这下玉奴更要气恼了,他本是为了建功立业,一定不肯留在宫中,偏要南下。这下好了,非但益州一战,他没能赶上,连与袁绍这一战,他都要错过。
    曹昂听皇帝说起冯玉之事,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下来,就听皇帝忽然又问道:子脩,你想要什么?
    曹昂一惊,抬眸看向坐在上首的皇帝,见对方目光沉沉,似乎问得凝重,不禁又想起徐青之事,话到嘴边,却怎么都吐不出口,最后只道:陛下因何有此一问?
    刘协敛了目光,笑道:还是长公主那日跟朕提起来,你协理朝政百务,却只领着车骑将军的衔,平时也太不方便。朕已经封了你父亲曹侯,论起来,你的功绩犹在令尊之上大小也该封个侯吧?
    曹昂松了口气,忙道:陛下封家父为曹侯,已是对臣全族的大恩,臣是什么身份地位,都不相干的。臣只要能跟随在陛下身边,为陛下做事,便心满意足了。
    果真如此吗?刘协淡声问道。
    果真如此。
    刘协伸手,拽着系得太死的领口,只觉殿中空气憋闷。理智告诉他,这会儿绝不是与曹昂对质的好时机。从前说那些打机锋的话,对他来说跟喝水一样容易;现在却像是许多水灌到了他的肺里,叫他呼吸不畅,几乎要憋死。
    他到底还是凭借强大的自制力,用理智压住了感性,扯开领口,如常道:既然你来了,朕正想与你谈一谈与袁绍对战之事。便如前日朕同你说过的,前期朝廷是不好出兵的,正是要让袁绍骄纵,让他不可一世,才能让他毁灭。袁绍既然能在各地招揽人才官员,朕也可以派使者往冀州等地,招揽他的人。对袁绍的檄文,朕决定交给伯喈(蔡邕字)来写,他名望也高。写好之后,你先看一看。不过,此时这檄文还不忙发。等到他与你父亲作战到半途,已经精疲力竭之后,朝廷要出手的时候,再发这檄文壮声势。程序上,朕要先招降袁绍,说些屁话,诸如只要他肯归附,便既往不咎之类的。袁绍肯定是不会接受的。朕也知道他不会接受。但朕就是恶心他,也给天下人看,不是朕不仁慈,实在是他自己要死。袁绍若是聪明,也该上表几次,给朝廷送贡奉,另外找理由对你父亲开战,也算是恶心朕。但朕看那袁绍实在是太傲气,没那么聪明,大约是不肯向朝廷假装低头的。这样也好
    曹昂听皇帝说起与袁绍作战的公务,从最初的忐忑平复下来,像从前近十年时光里的无数个日夜一样,与皇帝低声讨论起来。只是他偶尔抬头,便能对上皇帝晦暗不明的目光。他说不好究竟是皇帝变了,还是他自己疑心生暗鬼。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三更稍后。感谢在20201226 10:32:13~20201226 21:51: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莉水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乙方向晚 10瓶;亘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9章
    总之, 要你父亲做好心理准备,前期靠他自己,难免打得艰难些。但朕相信他, 我大汉必胜。未央殿中,刘协做了总结。
    果然如皇帝所说, 曹操对袁绍这一战,到了中期便极为艰难了。
    初时长安下诏, 表明曹操身份, 又封曹操为曹侯,立时便解了曹操周边零散的不便之处, 如刘备、吕布等,虽然还未曾出兵相助, 但至少不再趁机袭扰兖州、豫州。而荆州刘表虽然不归附朝廷,但朝廷驻兵南阳郡,也让荆州很难出兵相助袁绍。
    因此建安四年, 双方开战初期, 曹昂先是感觉周边压力减小,体会到了依附于朝廷的好处,但紧接着就要面对来自袁绍的正面压力。
    袁绍有三子, 如今长子袁谭在青州,次子袁熙在幽州,幼子袁尚跟随在身边。他挑选了精兵十万, 战马万匹,于黄河北岸, 跃跃欲试,将要南下。只以他的兵力来说,的确强大如一个国家;毕竟此时的长安也只有二十万大军, 其中精兵未必能有十万之数。
    在双方紧张的排兵布阵中,袁绍的幼子袁尚却染了风寒病了,这拖延了袁绍进军的脚步。而袁绍不进攻,曹操作为防守方,自然更不着急。
    于是这一仗,直到建安四年的三月份才真正打起来,虽然比真实历史上已经是提前了。
    袁绍兵多,实力强大,虽然不知道朝廷为何不肯出兵,但猜想大约长安城中所谓的二十万大军,只是吹嘘,而且长安才经历了凉州、益州之战,恐怕粮草空虚。因此袁绍追求速战,要趁长安缓过来之前,先渡过解决掉曹操的主力。
    本公的意思,是派遣颜良领一军,攻打驻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夺取南岸津要,以此为支点,好让我们的主力顺利渡河。一旦我们主力渡河,要灭掉小小的曹操,便如同踩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袁绍坐在帐中,志得意满。
    已经从监军之职,被贬下来,成为监军三分之一的沮授,忧心忡忡道:主公,将军颜良性情急促,心胸狭小,他虽然善战骁勇,但不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先遣的军队,若由颜良独自执掌,恐怕有所不妥。
    袁绍刚愎自用,更何况近来因为沮授的屡次谏言,早已心中不喜,此时哪里还肯听,冷着脸只作不闻。
    沮授劝无可劝,出得帐来,长叹一声。
    而此时曹操一方,得到了来自刘备与吕布的助力。刘备与吕布接到了皇帝的密信,要他们襄助曹操,共御袁绍。刘备顶着个刘姓,本就是最忠于汉室的,接到皇帝密信,便令关羽领一千兵马前去助力。而吕布在徐州,先前可是跟曹操真刀真枪干了好几年,此时不趁火打劫就不错了,因此只给曹操去了封信,表达了自己愿意帮忙的意思,实际上分毫没出。
    曹操此时顾不得跟吕布计较,因他兵少,更是要追求首战必胜,否则便要人心涣散。
    荀彧道:将军何不声东击西?那袁绍兵多,听到将军派兵的消息,一定会另外出兵去阻拦。将军不如引兵至延津,假装要渡河攻击他的后方。这样一来,袁绍就会分兵向西。趁这个时机,我们派一队轻骑攻打颜良。正所谓攻其不备,便可获胜。
    果然如荀彧所料,袁绍分兵,而曹操乘机率兵袭取颜良。
    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前锋,曹操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跟随。
    是日激战之中,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那唯独大将所乘坐的戎车,幢麾、张盖,在乱军之中,格外显眼。
    张将军!关羽冲张辽叫道:派人掩护我,待我为陛下取此将首级!
    关羽乃是从刘备处借调来的将领,但筹备作战这段时日,张辽对关羽的武力很是佩服,闻言便领兵而上,为他掩护。
    关羽策马疾驰,冲到那戎车处,真是于万众之中取上将首级,拔出腰间佩刀斩下颜良首级,又纵马而归。
    主将被杀,袁军立时溃败。
    袁绍兵马虽多,但仗着兵马多,便不动脑子,屡屡被机动灵活的曹操兵马反杀。如此几番,又折损了冀州名将文丑。
    至此,袁军锐气被挫。曹操算是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消息传到长安,原本担心不已的尚书令杨彪等人都松了口气。
    未央殿中,唯独皇帝面上没有喜色。
    刘协轻声道:真正艰难的才刚刚开始。
    杨彪上前,奏报道:寿春传来消息,袁术已经死在北上的路上,大约是病饿而死。
    在袁绍与曹操的大战之中,袁术的死是那么不起眼,就像是他这心高气傲却命比纸薄的一生,始终争不过他那个庶出的哥哥。
    刘协不甚在意,道:让南阳驻军往西边动一动,安抚寿春。
    属于朝廷实控的版图更大了一些。
    伏德管理南阳郡之事,对东南情形更清楚一些,在旁低声问道:袁术一死,不只是朝廷会派兵前去。周边郡县得到消息更快,便如会稽吴侯,恐怕早已派兵前去,若是朝廷兵马与吴侯兵马相遇这说的是孙策。
    孙策年少骁勇,一直是开疆拓土的大将,哪怕对朝廷称臣,但实际念念不忘扩展自己的地域。
    你只管派兵。刘协淡声道:吴侯自会避让。
    哪怕孙策有跃跃欲试的心,但只要朝廷强硬,他未必就能狠下心去,真与朝廷兵戈相见。况且还有孙权与伏寿在侧,已经是有了所谓的缓冲带。
    而曹操处的情形,果然如皇帝所说,真正艰难的才刚刚开始。
    虽然袁绍首战失利,连失颜良、文丑两名大将,但这点损失相比于他的大军,只是九牛一毛。比起曹操来,袁绍在兵力、财力、粮草与军械等各方面,都还是有着明显优势的。
    而曹操在首战告捷之后,退回到官渡,没有乘胜追击,清醒地知道自己兵力不足的弱点。
    此时袁绍帐中,如沮授等谋士便都谏言,不如打持久战,缓缓消耗掉曹操的力量。毕竟河北地方广,出产多;而曹操看起来,粮草空虚,长安也没有相助之意。
    如从前的每一次谏言一样,袁绍又没有听从。
    败给曹操,对于袁绍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一日没有洗刷这耻辱,他一日就吃不下饭。这等情况下,叫他如何听从沮授等人的建议,缓慢消耗对手。
    毕竟袁绍从来没有瞧得起曹操过,对于矮个子男性的歧视,自古有之,袁绍看曹操,也是如此。况且从前在洛阳,袁绍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曹操却是宦官之后,是那一堆跟在袁绍屁股后面的子弟中,出身最差劲的。等到众人起兵,曹操几次走投无路,又都是求到他袁绍帐中来,才又得了兵马。
    就这么一个曹操,领着不足他十分之一的兵马,竟然连连打败了他。
    这叫袁绍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一定是意外,只要再一次作战,他就可以赢回来!
    建安四年六月,袁绍率领主力大军,逼近官渡,依沙堆立营。
    而曹操也领兵立营与袁军对峙,在前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中没有占到便宜,便退回到营垒之中,坚守不出。
    曹操虽然兵少,但坚守不出,袁绍一时也难以攻破。
    袁绍便命兵卒构筑楼橹,堆土如山,俯射曹营。
    曹操军队则以霹雳车,抛石击毁袁绍的楼橹。
    袁绍掘地道进攻,曹操便在营内掘长堑抵抗。
    如此双方相持了一个月,两个月
    平心而论,在此时的战争中,双方相持两个月,并不算多。比如袁绍攻打公孙瓒,陆陆续续打了有四五年,最后又整整围了一年才拿下。
    但是曹操不比袁绍,相持的第一个月,便已经很艰难了,前方兵士缺少粮草,而跟随他的士兵都是常年久战的,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再与强大的袁绍僵持,不但前方吃紧,就连后方都不稳固了。况且事到如今,朝廷除了给他一个曹侯的名号,发了几张不痛不痒的诏书之外,并没有倾全力支援。长安没有发来一兵一卒,也没有送来一车粮草。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如果曹操不知道有朝廷的支援,说不得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但知道身后明明有朝廷,却不得援助,难免要心生怨怼的。
    这日,曹操站在塔上,见底下运粮的士卒,当真是疲于奔命,也是跟随他多年的士卒了,不禁心中不忍,口中道:十五日内就攻破袁绍,以后不用你们这样辛苦了。但心里清楚,此事难行。
    形势如此,曹操的信心也动摇起来,写信与荀彧商议退守之事。
    谁知信送出第二日,荀彧便骑马来到了营中。他原是为曹操稳定后方的。
    曹操讶然相迎,道:文若怎么亲自来了?可是后方出了什么事?又或是因为我那封信的缘故?
    荀彧摇头,走到帐中,低声道:我得将军信任,许我先看将军的信件因曹操作战在外,恐怕有事情处理不及,便将后方交给荀彧,来往信件也都给他看,若有急事,便可由荀彧先行处理。
    恋耽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