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沈瑜到家没多久,周仁辅也坐着马车到了。周仁辅想可持续发展,问沈瑜能不能留几颗,等着它开花结种。
“可以的,您老看着留,我也不懂。这里我会找人看着,但是您也有心里准备,我不在这,被偷也是有可能的。”
大川他们已经商量好,每晚有两位长工过来守夜,守着一院子的牛和后园的灵芝。
她家这院子也就那十几朵灵芝最值钱。以前一直捂着藏着,如今不得不暴露出来。
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别有用心的人。
“没关系,这已经很不错了,我托人又弄了一批别的种子,来年我找个地方,你给我种,不让你白种,我给你报酬,如何?”周仁辅跟沈瑜打商量。
“报酬就不用了,举手之劳。”
周仁辅笑道:“别人费尽心思不能的事,到你这就是轻而易举,好了,我也不跟你客气,以后你家人到我松鹤堂不管是看病还是抓药一律免费。”
“成交!”
之后几天,沈瑜又去了几次县城,每次都把系统里面的麦种置换出来,就这样把全部麦种升级完成。
难民们垦荒初见成果,一边垦荒,一边播种。他们本就依附齐康,县衙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
至于锦江原住民,水稻长势良好,他们也看到了希望,所以小麦种植的推广并没有遇到推广水稻时的阻碍。
闲来无事,沈瑜特意驾车去很远的鱼塘买来一些育苗,撒在稻田里。
小河村的人们也效仿沈瑜,稻田养鱼逐渐传开来,居然成了锦江县的一大特色。
终于到了搬家的日子,桌椅板凳被褥等都没动,走之前刘氏都特意拆洗过,留给守夜的人用。
十几只活鸡、两只狗,四个人,再加上一些米面,鹿丸两趟就搬过去了。齐康想要帮忙被她拒绝了,他那边忙得不可开交,沈瑜不忍再给他添麻烦。
等看到自家的新房,刘氏三人乐得合不拢嘴,房子出乎她们的意料。
沈星前院后院跑来跑去,黑天天和灰灰菜跟在后头,“哦、哦,新房子、新房子,姐我住哪间?”
“东西两屋,还有后面三间都可以住,你自己喜欢哪间就住哪间。”
最后,东房归刘氏,西房留给沈瑜,沈草和沈星则住到后罩房,每人一个房间。只是当天半夜,沈星就跑到她娘的房间,因为房间好大,她害怕!
刘氏摸摸这摸摸那,对新院子喜欢的不得了。“二丫,这得多少钱?”
“一千两。”
刘氏一哆嗦,“这么多?”
“这还是人家看在县令大人的面子上给咱便宜两百两呢,这么大的院落,您在这院里开出一片菜地都成,紧挨着县衙小偷都不敢来,还不值这个价啊。”沈瑜解释。
“是啊,娘,这可是县衙隔壁,县城数一数二的宅子,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要不是二丫,咱家几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沈草笑着说。
“做梦都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这么好的房子。”刘氏感慨。
安置好,沈瑜带着一家人去采购。锅碗瓢盆也全部换新,先做定做的被子也已经做好,一并取回来。
刘氏这么大就没来过县城,大街小巷的叫卖,琳琅满目的货品,让她目不暇接,临了还恋恋不舍。
晚上齐康亲自过来,刘氏殷勤地给人冲泡茶叶,这可是白天二丫花大价钱买来的,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用。
她家也就齐康算是贵客了,还可能是未来女婿,可不得拿出来招待他。
齐康对刘氏微微躬身,刘氏吓得退到一边,折寿吆,县令给她行礼,即便是女婿这个礼她也不敢受啊。沈瑜看出她们的不自在,让娘俩做自己的事去了。
两人隔一张桌子坐着,沈瑜歪头看他用杯盖儿轻轻拨弄杯子里的茶叶。
几天不见,这人好像又黑了,但精神不错,沈瑜问:“你亲自去下面了?”
齐康放下茶杯点点头,“去看了,否则心里不踏实。”
“怎样?”
齐康松了口气般说道:“麦子已经陆续播种,难民也少了,主要还是朝廷的救济粮已经陆续到位,有吃的谁也不愿离开家乡。”
“这些人安排得完吗?如果安排不下,锦水川可以接收一部分。”
“还好,锦水川现在不需要那么多人吧”齐康问。
“那就安排在官道东侧吧,那边除了几块水田,还有不少荒地,开出两个村子和麦地也不是问题。附近人多了,我到时用人也方便。”
目前她也没能力养闲人,银子倒是有一些,但光有银子没有粮食一样白搭。
小麦种上了,食用的粮食又去了一部分。
短短两个月,齐康接收的难民有两万人之多,都快赶上锦江原住人口数量了。
给难民们一天的粮食,他们都掺着野菜吃两三天,山上的野菜都快被挖光了。
粮食吃一天少一天。思索再三,齐康决定去府城,要粮!
第58章 府城要粮 不给粮,我就让几万灾民在你……
起初, 朝廷的救济粮迟迟不到,导致大量灾民不得不跑出来讨饭。
救济粮下来后,齐康派人通知难民, 如果他们想回乡, 现在就可以回去,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愿意走, 难民总数并没有减少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