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也因此, 没人敢跟她学技术,因为总感觉这人出海捕鱼太过于随心所欲,甚至一度有人传言说,是她死去的丈夫夜里给她托梦,甚至在她出海时偷偷的给予指点。要不然,她一个以前从未接触过捕鱼的女人,怎么就突然间什么都会了呢?
还真别说,这个说法其实跟真实情况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关系。反正,说出来都挺瞎的。
但有一点却是不可否认的,内行人觉得刘秀红捕鱼纯粹靠运气,但外行人却不是这么想的,指哪儿哪儿有鱼群呢!这是一件多么厉害的事情!
只这般,刘秀红的渔船上经常会有游客花钱买票上船,他们不会搞事,当然也别指望他们能帮忙,他们只是想近距离的接触捕鱼。
也挺好的,哪怕上船的费用很少,但架不住积少成多。再一个,船票虽然卖不出高价,但吃的可以呀!
刘秀红本来就擅长做饭菜,尤其擅长做海鲜大餐,利用手边现有的材料,她还能顺便卖吃食。往往一天下来,船票加吃食,以及那些人下船时都要提好些鱼虾回去,这又是一笔进账,几乎都能覆盖油钱了。
又有好事者将自己看到的东西拍成了视频,发到了所谓的论坛上。哪怕刘秀红一直没搞明白什么是论坛,但确实来这边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
他们这边,看似地处偏僻,但只要有船只来往,还是非常方便的。
身为村长的韩远征,一早就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他们这儿修路还不是最重要的,顶顶重要的是修码头。
待码头修好了,再往下才是修路,将各个主干道的路修好后,又鼓励村里人盖新屋。临街的一楼可以当铺面,二楼还可以租出去当游客的屋子使,不然还可以开饭店呢,卖活的海鲜,也可以加工后给游客吃,还有一些海边小岛上独有的零嘴,一样都可以售卖。
当然,这些都只是副业,靠这些日进斗金是不可能的,可怎么着都是一笔收入不是吗?
况且,催村里人做别的事儿兴许很难,但盖新屋,却是他们非常乐意的。
原本小渔村里的屋子几乎都是平房,就是那种单层的屋子,但屋顶可以爬上去的,晒一些鱼干之类的,谁让他们这边的空地比较稀少呢?真正的两层楼原本只有大队部那边有。
后来也是韩远征,特地跑了一趟省城,找人家什么建筑学校求救,好话说尽终于化缘来了一些适合小岛上使用的两层小楼。
切确的说,是两层半。 一楼要么是临街的店铺,要么就是小饭馆。
二楼则都是卧室,自家住或者租出去皆可以。
而那个两层半则又是保留了小岛上的特征,毕竟他们这儿地太少了,院子也很小,像刘秀红他们家甚至只有不到两平方的屋前空地,都没办法称之为院子。
也因此,两层半那个,就像是一个屋顶花园了。
没花的那种屋顶花园。 平常可以晾晒衣服,也可以晒小鱼干等海产品,更可以凭栏远眺,看看是否又有客人来了。
……
日子在一天天的往前滚,肉眼可见的,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当然,也不能说家家户户都如此,毕竟比起前些年那种家家户户都很穷的境况,如今却变成穷的穷富的富。
但那也是没办法的,况且总得来说,再没有人担心温饱问题,不用再发愁下一顿在哪里。
吃饱吃好,穿暖穿好。 随着一栋栋小两层半的楼房盖了起来,各人屋前的小路也终于修好了。曾经韩远洋做梦都盼着的自行车,如今整个岛上不知道有多少。
没办法呀,他们这里又不能开车,自行车就成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还有就是小三轮,但这种一般都是用于装货卸货的。
再就是,几乎所有人家里都装上了大彩电,有些人家甚至不止一个,更有岛上由村委督建的海岛星级旅店里,每一间客房里都装上了电视机。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而对于刘秀红而言,最好的便是她二姐终于再度有了自己的归宿。
从那一年,来到了东海渔业队后,二姐刘英红就再没有离开过。在韩远征的帮助下,她在村里落了户,不过因为当时不需要女性分到宅基地,哪怕落了户,实质上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她仍然是住在刘秀红家里的。
直到她嫁给了韩远洋。
谁也没想到,又仿佛没有超出其他人的预料。
曾经的主任大娘,也就是已经退休了在家的韩大娘,在最初的反对后,最终还是妥协了。她会反对是很正常的,刘英红是结过婚又离过婚的,还生过一个孩子。而她的小儿子韩远洋,却还是个真正的单身小伙儿。更别提,两人之间还差了年岁,哪怕不多好了,在这个仍然崇尚男大女小的落后小渔村里,这仍然是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最终,他们还是胜利了。
不战而胜。
刘英红压根就不努力的,真要说的话,她努力的方向也是好好出海努力捕鱼加油挣钱。对于感情生活,对于是否再嫁,她都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
爱谁谁!
再看韩远洋,他本来就是个憨憨,哪怕他长相不错,个头也高,捕鱼能力虽不及他哥,却也算是傲视群雄了,但无奈他就是有办法能每一次将相亲搞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