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对此,贾政难免对三皇子生出怨气。
但要真让他脱离了三皇子,他又怕好不容易提升的官位没了,实在舍不得。
就这么着,贾家脚踏几条船,多年来竟然没有翻,也算是个奇迹。
只是这一回,太子公然造反,圣人别的想不起来,他们这些被圣人亲自分给太子的勋贵,圣人可是绝对不会忘的。
这天下的父母,大都是一样的。
虽然都懂得人前教子的道理,但有几个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错了?
不过是顾忌名声,做给外人看的罢了。
普通人尚且如此,作为天下至尊的圣人,就更是如此了。
起初得知太子要要逼宫的消息,圣人自然是伤心震怒,觉得太子是个不敬君父的白眼狼。
那时候,他还能冷静地不动声色,将计就计,一举拿下了太子。
可当他亲手带大的太子盔甲碎裂,一身狼狈地被押到他面前的时候,作为一个胜利者,圣人的慈父之心突然就又回来了。
于是,在圣人心里,太子最大的过错,便只剩下了一样。
——耳根子软,被臣下左右。
那这谋逆的大锅被圣人扣给了谁呢?
不必多说,自然是追随太子的臣下咯。
太子一党登时人心惶惶,而以救驾之名,企图混水摸鱼甚至是渔翁得利的三皇子党,更是肝胆俱裂。
因为,圣人对三皇子的感情,绝对没有对太子的深。
而且,三皇子早年的上窜下跳,早已经引起了圣人的不满。
要不然,圣人当初也不会毫不犹豫地就把三皇子推出来,给太子做了磨刀石。
磨刀石的职责是什么?
自然是消耗自身,让刀更快更利啦。
可是如今,这块儿磨刀石竟然把宝刀给磨断了!
圣人惊怒之余,内心深处,未尝没有失手的恼羞成怒。
还是那句话,对于要脸不要命的圣人来说,他自己是不会错的,他选定的正统,也就是皇太子也是不会错的。
那错的是谁?
磨刀石呗!
再加上,三皇子虽然清高,但骨头却不是那么硬,比不上太子的性情刚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让圣人更是厌恶他。
太子若非是弄不清楚圣人的态度,怕他大开杀戒,让追随自己的人都没了下场,兵败当场就拔剑自刎了,哪里还会受官兵押解之屈,被带到圣人面前?
等太子从圣人训斥他的话语中,看透了圣人以胜利者的身份生出的拳拳慈父之心,太子笑了。
然后,在被押解回东宫的当天晚上,他就提剑杀尽了自己的妻妾和儿子们,引火自焚,只让人把一个侍妾生的女儿趁乱偷了出去。
一个想要自杀的人,一般在过了那一阵之后,就很难再鼓起勇气了。
可是太子太清楚,如果他不死,死的就将是追随他的那些人。
他觉得,自己干了这么大的事儿,就算圣人有再多的慈父之心,也不可能再把江山传给他。
而一个被废黜的太子,无论是亲爹在位的时候,还是日后兄弟在位的时候,都处境尴尬。
那些曾经的臣属,则更是尴尬,到处为人忌惮,再无出头之日。
与其让大家都不痛快,不如他一死百了,用他自己的命,去换他众多臣属的性命和前程。
这是个阳谋。
他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圣人:我就是要利用你的一片慈父之心,用自己的死来求你这最后一件事。父皇,爹,你应是不应?
这个时候,圣人身为慈父的感情已经达到了顶峰,又如何忍心辜负儿子的一片苦心?
于是,太子一党安全了,三皇子一党成了最好的顶缸人选。
脚踏几条船的宁荣二府,消息不甚灵通,只知道太子薨逝之后,三皇子党倒霉得更快,便急得不行,生怕被人查出来他们与三皇子也有勾结。
再加上他们与真正的一流世家脱节太久,根本不知道圣人对太子的态度,一心认为现在不办太子一党,不过是要留到最后,大办以泄愤。
这个猜测,更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人在恐惧的时候,就急需一个发泄的渠道。
而贾史氏,选择了大儿子贾赦。
贾赦的原配妻子宋氏,是太子母家张家的表亲,也就是当初贾代善遵从圣命,投向太子的诚意。
宋氏出身书香门第,和勋贵家里的规矩不同,自然也就不得勋贵千金出身的贾史氏的喜爱。
连带的,本就不待见贾赦的贾史氏,更加厌恶这个大儿子。
后来,宋氏死了,小门小户的邢夫人进门,才让贾史氏扬眉吐气,对贾赦却依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也就是说,贾史氏的两个儿子,贾赦太子一党的,贾政是三皇子一党的。
虽然都是边缘人物,却并不耽搁贾史氏迁怒贾赦。
她让贾赦自己上折子请罪,把荣国府的罪责都抗下来。
然后,让爵给贾政。
这也是世家常用的手段,舍一支,保一支。
但问题是,哪个世家会舍弃长房保二房?
贾赦冷笑连连,根本就不接他的茬。
一边的琏二奶奶甄氏就先不干了。
——凭什么呀,啊?她当初之所以答应嫁给贾琏,就是看重他身上有一个爵位待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