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冲喜[重生]——绣生(4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实际上他的心早就有了落点, 李凤歧之于他,不再只是同舟共济的盟友。他的一举一动, 有意无意地牵动着他的情绪,不论他承不承认,这都是事实。
    叶云亭微微抿了唇,一直混沌的思绪在这一瞬间变得通透明晰。他穿过重重胆怯与犹疑,看到了藏在迷雾之后的真心。
    他放不下李凤歧, 或许也可以说, 他心悦他。
    叶云亭笑了一下, 不知怎么想起了李凤歧厚着脸皮歪缠的样子。若是叫他知道自己的心思,恐怕会更加得寸进尺。
    常裕安见他表情变换,先是怔楞, 接着便是了然透彻,到底叹了一口气, 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
    叶云亭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他虽然脾性温和, 极少与人起争执,但实则是个很有主意的人。他认定的事,无可更改。
    他索性不再做无谓的劝说,迟疑一番后,才缓缓道:你既然已经有了决断, 我便不再相劝。他自腰间摸出个不起眼的木牌交给叶云亭:我与长钩这两年都在南越落脚,你若是想寻我们,便来南越都城,带上这牌子去望月酒楼报我的名字即可。
    叶云亭接过,就见这牌子上没有任何纹饰,只正中一个古朴的纂书鸢字。
    他收起木牌,郑重应允:若有机会,必会去南越看望先生与师兄。又顿了顿,笑道:若是以后北昭安定,先生与师兄也可回北昭看看我。
    南越虽暂时未与北昭起冲突,但以他如今的身份,怕是不便光明正大地去南越。
    常裕安显然也明白他的顾虑,点头应下,道:放心吧,我们有机会会回来。
    师徒三人喝了一场酒,权做送别。
    等李凤歧归来时,就见叶云亭裹着披风坐在廊下的美人靠上,他眼神迷迷蒙蒙的,脸上有些潮红。
    怎么坐在这里?李凤歧走近,先闻到了一股酒香。他皱了皱眉,替他拢了拢披风兜帽,又用手背试了试他的脸颊,有些凉:这么忽然喝这么多酒?
    自知酒量不好,叶云亭平日里很少会喝酒。
    叶妄走了,先生和师兄也走了。叶云亭拍开他的手,眯起眼看着远处,似在喃喃自语,又似在对着李凤歧说:他们都走了,我没走。
    想起那没来及去看的壮丽河山,他心里涌起一股气,仰头瞪着李凤歧,说:都怪你。
    若不是李凤歧一次又一次地歪缠,他怎么会舍不得离开,留在了这他最想离开的上京城里。他愤愤瞪着李凤歧,眼神像看一个诱惑书生的妖精,又重复了一遍:都怪你。
    ?
    李凤歧暗暗嘶了一口气,心想怎么喝醉了竟如此不讲道理?
    但叶云亭一张雪白的脸泛着潮红,眼睛雾气朦胧,仰头望着他说都怪你时,仿佛他当真做了什么滔天的错事。
    李凤歧啧了一声,心就软了。只能顺着他,温声哄:是,都怪我,我错了。
    叶云亭看着他,眼睛一眨一眨,半晌后抽了抽鼻子,望着远处,轻声说:罢了,不怪你,是我自己愿意的。
    李凤歧心里一跳,目光灼灼地追问:愿意什么?
    但是叶云亭却不肯开口了。
    他看了一会儿纷纷扬扬的雪景,就开始说困了,起身摇摇晃晃地要回屋睡觉。
    那句我愿意,隐约包含了许多他一直在期待的东西。
    李凤歧着急上火,却不敢硬来。见他要回房睡觉,只能好声好气地陪着他回房,又叫季廉拿了汤婆子过来,给他将床铺捂暖,才叫他宽衣去休息。
    叶云亭喝多了酒,上榻之后很快就睡着了。
    唯有一旁的李凤歧寻不到答案,辗转反侧,最后只能起身出门,自己去寻答案。
    到了客院,发现常裕安师徒两人果然已经离开,客房里空无一人。应该就是在他出门的这段时间里离开的。
    今日上午,叶妄也动身去了云容。
    所以叶云亭才说他们都走了。
    可我没走是什么意思?
    李凤歧眼神越深,想起越长钩这段时间隐隐约约的敌意,再加上他查到的一些消息,心中一个不敢置信的答案呼之欲出。
    常裕安师徒两人怎么看也不是普通人,他们又与叶云亭关系密切。他为了放心,也是为了知己知彼,曾暗地里派人去打探了一番。近日才收到属下回信,得知了一些关于师徒两人的消息。
    十多年前,常裕安曾在北昭活跃过一段时间。他是某一届科举的探花,却没有入仕,反而做了个西席先生。因为学问颇高,名声不错,在世家贵族中颇受尊敬备受推崇。后来恰巧齐国公要给小儿子请西席,便有人推荐了他。
    之后常裕安才在齐国公府与叶云亭结下了师生缘分。
    这些经历乍一看都没有任何问题,唯一叫李凤歧有些在意的便是,常裕安在离开齐国公府之后,便推掉了其余的邀约,离开上京云游四海。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多想了,他总觉得,常裕安的出现就仿佛是为了教导叶云亭,完成任务之后,便果断抽身离开了。
    当然这猜测毫无依据,只是一种莫名的直觉。
    但常裕安师徒对叶云亭确实十分在意,他还查到最近几年常裕安在北昭境内销声匿迹,唯有大弟子越长钩偶尔会回来一趟。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南越。
    而这一次师徒二人忽然回来,也是为了叶云亭。
    这师徒两人虽然看似四处云游,居无定所,但实际上还颇有产业,大多是些藏在市井间不起眼的铺子,瞧着不大,赚得也是市井百姓的钱,生意却很稳当,多有盈余。
    结合叶云亭的醉话,李凤歧怀疑,他们这次回京,或许是想带叶云亭一起离开。
    虽然三人从未透露出这个意思,但李凤歧何其敏锐,几经推断,便猜到了他们的打算。
    可现在,常裕安与越长钩走了,叶云亭却留下了。
    他为什么没走?
    答案太具有诱惑性,叫李凤歧一时不敢相信。
    他的唇角一点点勾起来,有些不受控制地往上扬。他摇铃唤来五更,叫他推自己回房去。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问问,叶云亭留下来,是不是为了他。
    *
    五更推着人回了正院,就见李凤歧火急火燎地进了门,随后将房门一关,他甚至还听见了落锁的声音。
    五更:?
    他妈的,为何就这么急?
    左右马上就要天黑了,这一小会儿都忍不住吗?
    李凤歧确实忍不住了。
    他嘴角噙着笑意,坐于床边,垂着眸子细细打量了一番叶云亭,然后就忍不住去叫他。
    一声又一声,一会儿叫大公子,一会儿又叫云亭。时不时还要去碰碰他的脸颊、鼻尖
    睡梦中的叶云亭不堪其扰,烦躁地睁开眼,就对上了一张放大的脸,近得甚至能感觉到对方温热的呼吸。
    叶云亭:?
    他冷静地往后撤了一些,拉开距离,然后才质问:你干什么?
    这人竟然已经厚脸皮到这种地步了?趁他睡着了偷亲?
    李凤歧若无其事地直起身体,笑道:有件事想问大公子。
    叶云亭皱眉,半点不信他的鬼话。
    分明就是想借机偷亲他。
    如今他还没表明心意,这人尚且如此,若是他坦诚直言了,说不得就要蹬鼻子上脸了。
    于是他也不戳破,哦了一声,面无表情实则万分警惕地问:何事?
    看他能编出什么花儿来?
    大公子刚才说你不走是何意?李凤歧目光牢牢锁着他,缓缓问道:大公子是考虑好了?愿意留下来了?
    叶云亭心里一跳,迅速回忆了一番,终于从混乱的记忆里翻出了自己的醉话。他茫然又疑惑道:我何时说过这话?
    李凤歧与他对视。叶云亭一脸茫然,毫无破绽。
    他磨了磨牙,憋气道:你喝了酒时说的。
    啊那难怪了。叶云亭一脸歉意:王爷知道的,我酒量不好
    言外之意就是喝多了说的醉话,不记得了。
    李凤歧:
    叶云亭喝醉了不记事是有先例的,表情也毫无破绽。李凤歧一时也拿不准他到底是装得还是当真不记得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片刻,最后还是李凤歧磨了磨牙,假笑道:不记得便罢了,大公子继续睡吧。
    叶云亭假装没发现他的异样,将被子一拉盖住脸,只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发顶给他,继续睡觉。
    李凤歧盯着他的脑袋顶,牙根又开始发痒,心想不管这次是真是假,下次必定叫你亲口承认,赖无可赖。
    第52章 冲喜第52天 兵变
    自第一场落雪之后, 上京纷纷扬扬下了十余日的雪。灰白的天,雪白的地,偶有鸟类划过长空, 羽翼搅乱纷扬雪花,鸣叫声传出很远。
    上京城的气氛,亦如这天一样, 肃穆、冷寂,暗流涌动。
    几经博弈, 拖延许久的殷承汝谋逆案终于盖棺定论。
    冀州刺史殷承汝,私自调兵屯兵,暗中与西煌勾结,谋逆叛国,不忠不义, 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 判斩立决, 以儆效尤。
    因殷家满门忠烈,为国为民,忠心耿耿, 圣上不忍寒忠烈之心,此案并不连坐。
    而罪臣殷承汝, 定于十月初五午时三刻问斩。
    行刑这一日, 不少人前去观刑。
    有的是与殷家交好, 想去送殷承汝最后一程;有的则是纯粹看热闹,还有的,则是去打探殷家的态度。
    不论是哪种人,他们都低调地隐在百姓之中,并未现身在刑场之上殷承汝通敌叛国, 明面上,谁也不愿同他沾上太多关系。
    永安王府的马车亦低调隐在人群中,叶云亭与李凤岐在其中,遥遥观察着刑场上的动静。
    距离午时三刻只剩下半刻。殷承汝蓬头垢面被押在刑场上,面前是高高悬起的虎头铡。
    他跪得笔直,蓬头垢面也掩不住他满眼的愤恨与不甘。
    身侧,殷红叶捧着最后一餐饭,哽咽着喂到他嘴边。
    行刑之日,殷家只来了一个殷红叶。
    因殷承汝之罪责并未连坐殷家,加上李踪对殷家有愧,特许其亲眷回京送他最后一程,以作弥补。
    然而别说殷啸之,便是殷承汝的妻儿,也一个未至。
    叶云亭放下帘子,神情越发担忧:殷家这是已经有了决断了。
    此时不进京,恐怕是怕李踪借机将人扣在上京做人质。索性一个也不来,彻底断了李踪可能的后手。
    李凤岐颔首,沉吟片刻道:不出十日,云容那边便会有消息了。
    说话间,午时三刻已至,殷红叶被侍女扶着下了邢台,殷承汝被刽子手按在虎头铡之上,头顶铡刀折射着冰雪的寒芒。
    他看着下头乌泱泱的人群,以及人群中不起眼的各府轿子与马车,冷笑一声,怒声道:你们且都看着!这便是忠君的下场!我殷承汝这条命,不是因为通敌叛国没的,而是替皇帝赔的!
    话音未落,铡刀已经斩下。鲜血喷溅中,殷承汝的首级咕噜噜滚了老远,一双眼睛不甘地大睁着。
    人虽死,最后的遗言却引起了百姓们的议论。他们不懂朝堂之事,只热烈地讨论着殷承汝这桩案子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冤屈。
    唯有那些来观刑的官员,心中都震惊难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殷承汝被定罪之后,就隐约有风声传出,说他谋逆叛国是假,替皇帝去截杀玄甲军才是真。只是计谋败露,不仅没能成功截杀玄甲军,反而被永安王反将一军,以谋逆之名送上了刑场。
    这传言出现的突然,也并无根据,然而殷承汝今日说他这条命是替皇帝赔的,便是侧面证实了这番传言。
    殷承汝替皇帝卖命,最后皇帝却没能保下他。
    这一场博弈,永安王到底更胜一筹。将宝压在皇帝身上的官员难免有些惴惴,毕竟谁也不愿做下一个殷承汝。
    也有敏锐些的,发觉殷家人并未来送最后一程,暗地里一阵心惊。
    叶云亭与李凤岐坐着马车原路返回。
    行刑结束,观刑的百姓散去,长街两侧又重新热闹起来。叶云亭看着窗外热闹景象,道:但愿这和平景象能长久些。
    京畿三州拱卫上京,若是殷家当真反了,上京危矣,恐怕会是一场恶战。
    该来的,躲不了。李凤岐倒是不如他那般忧虑,北昭积弊已深,就算不是殷家,也不会陈家,王家。
    积弊不消,隐患难除。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这一日之后,李凤岐开始日日去早朝,散朝之后,也常有官员上门拜访。李凤岐议事并不避着叶云亭,叶云亭跟着耳濡目染,对北昭局势了解比从前更深。
    初七时,朱烈终于从兵部讨到了军费。
    十万两银子,对军队来说不算多,却也足够备下诸多有用之物。
    叶云亭协助朱烈备齐了粮草兵器,便命人走水路以最快的速度往北疆运送。
    如此又过七日,十月十四,云容传来急报,大都督殷啸之斩杀数名官员后,纠集八万将士,正往上京攻来。
    急报传到御前时,叛军已经由中州出发,急行三百里,准备渡皁河。
    自北昭立国以来,上京受陆州、中州、冀州三州兵力护卫,又有皁河与莽山两个天堑相隔,固若金汤,难以攻陷。
    但中州冀州一反,由内攻陷,几乎没有阻隔。
    消息一出,朝野震惊。
    李踪大发雷霆:朕心慈饶过殷家,他们却不知感恩,果真是狼子野心!
    当务之急是立即调兵拦截,若叫叛军度过皁河,上京危矣。兵部尚书出列道。
    其余朝臣也纷纷出言附和。
    李踪眼神阴鸷扫过一众官员,目光在没什么表情的李凤岐身上顿了顿:诸位爱卿,谁能出战退敌?
    一众朝臣下意识看向前列的永安王。
    李凤岐穿着深紫朝服,姿态从容。神情淡淡,仿佛殷家起兵造反之事对他没有任何冲击,又或者说他早就已经料到。
    恋耽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