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那场大火也是三代以降最恐怖的文化毁灭事件,文化灭绝者要比坑杀几十万秦人更加发指,哪怕顶着残暴之名的秦始皇也没有焚毁这些珍贵的典籍,项羽的残忍和野蛮一再刷新作为楚人的道德下限。
“命太中大夫曹时撰写《泰一经》全文上奏未央!”
曹时手中的狼毫笔悬停片刻,旋即随着笔尖转动落下一行行字迹,早已熟练掌握篆隶技巧他决定挑战前所未有的新隶,纸面上出现的新字体让人眼前一亮。
侍中桑弘羊传完谕令并没有离开,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运笔流转间的新奇的字体,新字体结字工整精细,类似古篆隶中敛而四面拓张的形态,方棱形的字形波挑分明,笔致古朴神韵超绝。
《泰一经》是曹时的心血之作,并非一时兴起胡诌的经文,为了雕琢经文的字斟句酌煞费苦心,昨日经文一出不同凡响,为他书写数万字的完整经文留下足够空间。
一神教的精髓在于惩恶扬善死后升天,这对于经历过知识风暴洗礼的人而言不算难题,尽可能的弘扬神的正义力量,引导着信众们做一个诚实善良勇敢正直的人。
数万言的卷书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完稿,经过反复确认没有错别字,没有疏漏的破绽才满意的交给桑弘羊。
揉着发酸的手腕,曹时又吩咐道:“告诉太子殿下,铅活字印刷术的实验非常成功,我的建议是首版印刷品应当选择《泰一经》刊印,弘扬泰一神传道四方对天子与太子都是莫大的功德。”
“喏!”桑弘羊小心翼翼捧起经文,如同对待无比重要的稀世珍宝似的急匆匆走出去。
曹时忽然轻声笑起来:“你们要挑战我?好吧,放马过来吧!窦家,窦太后,馆陶长公主,你们感觉到心底里的畏惧了吗?你们害怕吗?”
第81章 儒生的难堪
“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亲弑君者赵穿也。亲弑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
公羊寿摇头晃脑的讲解《公羊春秋》,座下七百三十多人是来到京师几个月招来的门徒,才几个月就聚集起七百多名天资好受过基础教育的弟子,让他对京师的感官顿时提升好几个档次,不愧是天下腹心人才汇集之地,只在一隅之地就招来如此多好学生,他在齐地治学三十多年也句三千弟子而已。
这些新嫡子个个神情专注,不时的捧着白纸低头记录,时而露出欣然满足的表情,那是获得知识后的满足感,他很喜欢教育人才时的感觉,自己发一问弟子沉思良久而不可得,他才会轻描淡写的给出答案,《公羊春秋》是以史之微言阐述春秋大义,在他看来这是堂皇正道。
原本他在齐国开坛设讲门徒数千,再传弟子多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早已名满天下的人是没有必要从齐国远道而来进入京师,朝堂上争斗激烈京师里险象环生,这是儒生们从大秦吸取到的教训,所以许多大儒都喜欢躲在家乡开坛设讲,很少有人乐意去长安冒着杀头的危险拼功名。
奈何孔家人的面子不能不给,攸关儒家气运升降的大事也由不得他怠慢。
这一讲非常精彩,待一堂课讲完了许久,弟子们依然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他的好友胡毋生也在另一处讲坛在讲着《公羊春秋》,两人同为齐国临淄人,儿时为同伴求学于伏生得授《诗三百》、《尚书》而成为儒生,出师至今三十年已成为齐国著名的名儒。
“只可惜董仲舒没有来,否则我公羊学派就可以占据京师的半壁江山了。”公羊寿对现在的状态也算满意,孔安国所属的鲁儒一系败退,王臧、赵绾为首的儒生被斥出朝堂,余下的儒生根本不值一提,再要动就只有请鲁儒的首领申培公出山了。
申培公在儒家集团的备份极高,不仅是鲁儒学派的实际控制者,更是继伏生身故以来儒家的名义首领,而齐儒则没有统一的首领,而是由公羊寿、胡毋生、辕固生三个年岁相仿的儒生共同组成的学术联盟。
双方传承不同经典侧重方向不同,曾经在汉文帝时期于齐鲁之间往来激变争斗不休,双方的关系是一见面就吵架,一吵架就不欢而散的关系。
做仇人略有不足,做政敌绰绰有余。
难得的是让心高气傲的鲁儒低头了,孔家人一向自诩孔子嫡传正朔,从来不把他们这帮稷下学宫的余脉放在眼里,尤其看不起荀子一脉的学问,这让齐国儒生非常不爽,两边打口水仗从荀子在位时到今天持续了快两百年之久,时至今日终于换来鲁儒低头之日。
侧过头余光瞥见胡毋生满面春风,几个鲁儒在讲台外鬼鬼祟祟的样子,公羊寿快要开心死了,这就是命运流转的神奇力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鲁儒牛气到不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呜呜……
讲台下的儒生忽然一愣,抬起头望向城南的方向,那声苍凉悠扬的法螺就来自那个方向。
公羊寿眉头一挑,弟子们分神可不是件好事,清清嗓子提醒学生们回过神来:“诸生听赵盾弑君的典故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可以畅所欲言的说出来,吾会一一进行解答。”
三十多年治学经验让他对讲坛的掌控能力非常强大,大多数门徒立即回过神来踊跃的提问,讲坛的立刻恢复到正常轨道。
“先生,赵盾为什么要诛杀晋灵公呢?这是有违君臣大义的恶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