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宋煦想想也是,那原主整天作死,村长竟然还对他挺好……
宋煦是来买面粉的。
每年秋收过后,冬至之前,镇上的粮店会来挨个村子收粮。每年粮价有起伏,但不会差太大,大家也都习惯留够自家来年吃的粮食,剩下的直接卖。
粮店收粮,精米十五文一斤,细白面粉十二,荞麦面粗面高粱面统统八文,而自己去市场买,精米十八,面粉十五,荞麦面也要十文左右,一般要不是实在不凑手,便不会有农家人出去买粮吃。
宋煦家今年收的粮在原主还在的时候就另托人卖了出去,到手的钱已经不知道他花去了哪里。
如今田也没了,要是还想赚钱,只能继续做小生意。
这点,也是宋煦和小春商量好的。
如果不是村长对小春一直有所不满,这一趟也不会宋煦自己来跑,自从宋煦伤过一回,病得凶险,小春就总是想揽过跑腿的活儿。
要不是宋煦坚决不肯,他甚至想自己出去摆摊,让宋煦呆家里……还好被宋煦镇压了。
村长夫人开的门,瞧见宋煦,略有些惊讶:“煦哥儿,怎么来了?进来坐。”
“不坐了兰婶儿,我是来向你家买点精米面粉的。”
“嗯?今年不是粮店还没来收,你家的面呢?”
宋煦无奈一笑:“之前小子糊涂,欠了笔急账,田刚收回来就草草卖了。现在自家吃是够,但想做些小买卖就不成了,便想向您家买一些——我愿意出比粮店高一文的价格收。”
兰婶儿面露几分责怪,却还是亲昵地把人拉进了门,还给倒了热茶:“什么高不高的,我们卖给谁不是卖呢,你要多少有多少!但是煦哥儿啊……你想好没?你家底还够你折腾吗?要是亏了怎么办?我前两天还听说你在县城被人打了……”
宋煦一头黑线:“嗨,是我多管闲事,顶撞了贵人,好在没什么后果,贵人出了气就好了……婶子放心,我和小春心里有数的。”
兰婶听见他提到了小春,颇有些意外,却又欣慰道:“你有数就好。说实在的,兰婶儿其实看那小春不像个奸猾的……我们乡下的种田汉子,娶了媳妇儿就是一辈子,家家都过得挺好,也没见几个说不喜欢就换的啊?你待人好,人家自会真心待你的。”
这话其实有理,不过就是以真心换真心。
放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大多数人没有上升到精神生活的年代,人们看中的无非就是吃饱穿暖,有住所遮风挡雨。
有趣的灵魂很难一眼看穿,不上升到爱情的亲情也依然是许多人眼中完美的一生。
但宋煦有野心,他觉得他还能得到更多。
兰婶儿去后面的粮仓给宋煦称了面粉和精米。
宋煦带了五百文,买了三十斤白面,十斤精米,兰婶儿还给他稍了几个鸡蛋带回去。
借了村长家的担子,挑了走到门口,正巧遇到了回家的村长。宋煦礼貌地打了招呼,还惹得村长拿烟管子敲了他的头。
宋煦离开时隐约听到院里传来说话声。
“煦小子咋来了?“
“买面呢……说是要跟小春做吃食卖去县里。”
“嚯,有了娃就是不一样了啊……”
宋煦:“……”糟糕,都快忘了这个设定了!
第11章
回家整理好了东西,宋煦与小春打算中午煎饺吃。
村长夫人送来的鸡蛋派上了用场,宋煦几天没沾荤腥,饺子包好之前肚子就开始疯狂的呐喊,等到饺子进了油锅里刺啦一声,宋煦的灵魂都要被香气夺走了!
小春看得心里发笑,但他不太习惯,面上看着还是淡淡的,只是眼睛里盛满笑意。
他接过了宋煦手里的活儿,让他指导着,自己操作。
宋煦坐到灶后面,刚看了看火候,抬起头来就发现小春的动作可比他还麻利。
宋煦:“……等水蒸干,底子再煎脆就好了。”
“行吧知道了,这儿没你事了。”然后小春就把人赶出了厨房。
宋煦:“…………哦。”
他们包了一大筛子的饺子,足有五六十只,煎好后,两人分了一半出来,再包上些米面小菜,一齐去了牛婶家。
今天除了旺叔牛婶俩夫妻,他们的小儿子也带了媳妇儿从镇上回来了。
见着宋煦,旺叔先提了个憨厚的笑脸,牛婶却哼了一声背了过去,实力诠释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形象。
宋煦笑道:“前两天我生病,夫郎一个人在家难免害怕,半夜打扰叔婶了。刚身体大好,我和小春就做了点吃食来谢谢叔婶。”
旺叔闻见香,惊奇问道:“煦小子,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我瞎琢磨出来的煎饺,其实就是包了饺子,拿油煎,不贵重,就是闻起来香点儿!”
牛婶插嘴道:“好了好了,进来说,在门口呛冷风,再给呛病了还是人小春照顾你。”
见婶子嘴上抱怨,实际却是关心,宋煦脸上的笑容也更诚挚了几分。
这位牛婶,是他穿越来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第一个真正关心“他”的长辈。
他代替原主接受了这份关心,以后也会好好回报。
“不了牛婶,我们家里做了菜,这就先回家吃饭了。我最近要做点小生意,等赚了钱就把叔婶家的银子还上,必不欠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