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我们本来拍的就是娱乐片,你非要在娱乐片里找艺术性,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虽然反对的人很多,但总局已经下定了决心,一个是考虑到国内低迷的票房,还有就是应对好莱坞大片的来袭。
去年的《亡命天涯》只是试水,今年才是开始。
十部大片,不说每一部都票房破亿,只要有一大半超过五千万,对国产电影的打击就相当致命了,现在看来,扶植国内的娱乐片来抗衡好莱坞大片或许是一条出路。
座谈会结束之后,华国的《当代电影》杂志领会了座谈会的精神,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上掀起了一场娱乐片讨论的热潮。
名字就叫做《对话:娱乐片》。
杂志社邀请了国内的电影理论家和电影导演来谈谈对娱乐片的看法和娱乐片的走向,其中就包括了冯小刚,怎么说冯小刚的电影刚刚拿到了国内的票房冠军。
冯小刚写了自己对于娱乐片的认知。
一个是娱乐片要符合国内的国情,不能照搬香港和国外的套路,不能国外拍妻子被谋杀,丈夫孤身逃亡,查明真相,你也这么拍。
首先审查就过不了,好莱坞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华国行不通,不符合咱们的价值观。
还有娱乐片并不一定非要惊险刺激,也可以拍摄贴近生活的题材。
再者说,娱乐片也能宣传正能量,迎合市场不意味着一定要低俗,老百姓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低俗的娱乐片不是好的娱乐片。
“冯哥,有没有点扬眉吐气的意思?”林子轩调侃道。
“人家杂志就是客气一下,请我提了几点意见,成功一次是运气,成功两次才是实力。”冯小刚谦虚道,“要是下一部片子拍砸了,肯定又要被骂了。”
“骂着骂着就习惯了,不管怎么说,娱乐片的春天要来了。”林子轩断言道。
“所以说咱们赶上了好时候,搁在以前,拍娱乐片的导演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拍了什么片子,怕被同行瞧不起。”冯小刚叹息道。
在这次关于娱乐片的讨论中,一向注重艺术片研究的京城电影学院和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联合组织了一次研讨会。
研讨会的议题是“把娱乐片拍的更艺术”。
这次研讨会的组织者和发起人正是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系主任和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厂长郑洞添,他认为电影学院的师生应该认真研究娱乐片的创作规律。
改变目前娱乐片低俗不堪的现状,把娱乐片拍的更为艺术。
这标志着娱乐片开始被学院派所接纳。
虽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总是一种改变,有改变才有希望,以后电影学院也会培养出娱乐片的导演。
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莱坞的距离
京城电影学院这次关于娱乐片的研讨很有意义。
电影学院毕竟是华国电影专业的最高学府,有的是人才,以前他们不重视娱乐片,不代表没有见识,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都很实用。
拍摄娱乐片,首先要解决给谁看的问题,要潜心了解电影市场,了解观众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选材上要雅俗共赏,要面上大众。
还要注意节奏,在电影的前十分钟就要抓住观众,整个过程冲突不断,跌宕起伏。
不能像文艺片一样沉闷,一个长镜头就有几分钟,观众没有耐心等下去。
娱乐片必须有娱乐元素,比如明星、性、暴力和高科技,不能有太多个人的见解。
娱乐片要表达的一定是社会公认的主题,比如爱情、正义压倒邪恶、大团圆等等,不能太过灰暗和边缘,这样才能赢得最大的市场。
按照国内的投资环境,制作像好莱坞那样高成本的商业大片显然不太现实,所以低成本的喜剧片是目前华国娱乐片的最佳选择。
还有,他们反对粗制滥造,反对庸俗和媚俗,反对千篇一律的雷同化创作。
正如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把娱乐片拍的更艺术。
这次研讨会的文章刊载在《京城电影学院学报》上,林晓玲拿回来给林子轩看了。
“你看看,这些人心里明白着呢,说的头头是道,比谁都懂,就是不愿意拍娱乐片。”林子轩嘲讽道。
“老哥,我对娱乐片没成见,也喜欢看,可拍娱乐片拿不了奖啊。”林晓玲无奈道。
“拍电影不能光为了拿奖,也要考虑考虑观众,老百姓喜欢看,比拿什么奖都重要。”林子轩反驳道,“你们啊,都一股脑的想着在国际上拿奖,这个风气可不好,别被那帮第五代导演给带坏了。”
“那你问问冯哥他想不想拿奖?”林晓玲反问道。
林子轩想了想,还真不敢说冯小刚不想拿奖。
实际上,冯小刚应该比谁都想拿个最佳导演奖,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都想获得专业奖项的肯定,而不是被人说成是外行。
在电影行业,就算你拍的电影票房再高,要是没有奖项总感觉底气不足。
嘴里虽然说着不在乎,心里还是会有拿奖的想法。
这不能说是虚伪,名利这种东西有多少人能够拒绝呢,说到底大家都不过是俗人而已。
林子轩不能说林晓玲的说法有问题,他感觉国内的电影行业陷入了一个怪圈。
到了三月份,华影公司把《甲方乙方》的票房分成打入了好梦公司的账户,有九百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