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这正是姜文想找林子轩做制片人的原因,他看重的是林子轩找钱的能力和省钱的能力。
一部二十一集的电视剧就能拉到150万美金,那找拍摄一部电影的资金还不是小菜一碟,他已经在想着回国后就筹备拍电影的事了。
对此林子轩哭笑不得,《京城人在纽约》能够拉到投资有多方面的因素,这算是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加上提前卖出去贴片广告才能成功。
“那咱这片子也弄个贴片广告不就完了。”姜文自信地说道。
“问题是咱们觉得这个故事好没用,要让投资商和广告商也觉得好才行。”林子轩苦笑道,“这片子无论是故事、演员、导演都没有号召力,这怎么能被人看好。”
“这是你的事,我只管拍片子,小林,哥哥对你很放心。”姜文不负责任地说道。
对于这种近乎耍无赖的做法,林子轩也没办法。
他琢磨了一下,到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风险太大,如果是张艺谋导演,姜文主演的片子,银行会有兴趣,姜文导演,一群不出名的少年主演的电影,银行能理会才怪。
在国内拉投资的希望不大,只能向香港或者国外寻找资金了。
“你还真打算给姜哥做制片啊?”慕姗姗惊讶道,“你们那故事能拉到资金么?”
“都是朋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林子轩感慨道,“姜哥是真心想拍这部片子,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执念,不达成不罢休,姜哥就处在这种状态,他有点走火入魔的意思,这样的人,总能做出点别人做不到事儿。”
“那你的执念是什么?”慕姗姗好奇道。
“我?”林子轩想了想,摇头道,“还真没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感觉有点没追求啊。”
“这样就挺好,安稳。”慕姗姗满足道,“对了,晓玲要高考了,你该打电话回去了?”
“那丫头不安分着呢,我还真的挺担心。”林子轩郁闷道。
一想到林晓玲,林子轩就有点头疼,他离开的时候特意叮嘱了妹妹不要报考艺术类院校,只是林晓玲听不听就不知道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风解冻
这时候国际长途很贵,剧组人员很多,林子轩规定每人每半个月可以向国内打一次电话回家,每一次不能超过十分钟,工作电话除外。
这是为了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
在异国他乡,每天从事高强度的拍摄工作,总会有内心压抑的时候,给家里打个电话,听听家人的声音,心里会好受很多。
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却很值得,林子轩坚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他同样不例外,除了工作上的电话,他会半个月向家里报一次平安。
林子轩家里没有安装电话,只能打胡同口的公用电话,还要有人跑到四合院里喊人,一来一回就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规定十分钟的通话时间了,有些家庭光是找人就要用掉五分钟。
想要找到林晓玲,只能选择礼拜天,只有这天高三学生才会休息。
林子轩在电话里鼓励了妹妹一番,再次重申不要报考艺术类院校。
“这一行太累了,你看我现在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顾不上休息,剧组里的演员也是这样,拍戏太辛苦,还是坐办公室舒服。”林子轩拿自己做例子教育妹妹。
“知道了,老哥,你好好休息吧。”林晓玲不情愿地说道。
结束通话,林子轩松了口气,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影视圈看似光鲜亮丽,其实竞争非常残酷,就算是电影学院科班毕业最后能够出头的又有几个,这一行不仅要看天赋,还要看机遇。
“你这样不行,晓玲这个年龄正处在叛逆期,你越是不让她做什么,她越会做什么。”慕姗姗深有体会地说道,“我当初还想去部队文工团当文艺兵呢,那时候当兵多光荣啊,我名都报了,最后被我妈给拦下了。”
“亏得你没去,要不然咱俩就凑不到一块了,这件事我得记着,要感谢咱妈一辈子。”林子轩说笑道,“我也知道晓玲可能不听,不过总要试试才甘心。”
林晓玲不知道哥哥和嫂子的对话,她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
经过上次扮演宫女的教训,晓玲同学的明星梦破灭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进入演艺圈。
她觉得当明星太没意思了,导演让你干嘛就干嘛,站在那里不能动,一点也不符合她对大明星的认知,所以她准备当导演。
她要报考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成为一名女导演。
在京城演艺圈,顶尖的演员大多出自戏剧学院,顶尖的导演则来自电影学院。
可以说,目前华国的第五代导演基本上都毕业于京城电影学院。
在国内,除了林晓玲的事情外,还有件事和林子轩密切相关,那就是文坛上一些作家对《活着》这部小说的批判。
因为这部小说,《百花》杂志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口头批评,却没什么严厉的处罚,也就是说说而已,提醒下次注意。
这和今年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关,现在大家都在关心经济发展,下海经商,对文化这一块的审查放松了不少。
影视行业同样如此,以前过不了审的,带有激情剧情的本子,现在也不那么严格了。
就好像一夜之间春风解冻一样,这是影视行业政策放开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