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四目相对, 一瞬间,荣平已体会到这是她的母亲,她加快脚步赶了过去。农妇在衣襟上搓了搓手,然后才抱住她瘦弱的肩膀, 对她从头到脚一通打量:“是我姑娘,是我的姑娘,这回没错了。”
她的话语中满满都是失而复得的惊喜。这个妇人因为多年操劳的缘故,手上有不少老皮, 皮肤也是麦黄色,眼角周围还有了不少纹路。但荣平仔细瞧着,心道若她年轻些些,便能轻易看出来二人的容貌是有些相似的。她颇有些好奇的打量这位妇人,这位妇人却也携着她的手对她一通狠瞧,直到荣平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一听说安国公府的消息,就立即来接你了。来来,骑驴,咱们回家。”
荣平也在心里描摹过与生母见面的情形,心想十几年未见,乍然认亲,多少会有些尴尬,她已准备好了一套说辞,谁料完全没有用上,这个妇人与安国公夫人不同,仿佛天然带着热情和慈爱,让她心里那些忐忑迅速消失了。
毛驴摇摇晃晃的往家里去,道路两旁农田碧绿,溪水明净,远处有青山矗立,白云飘浮,偶尔有鸟儿飞来,飞快的扑进田地里,倏尔不见。荣平深深呼吸,吐出胸口浊气,紧绷的精神慢慢轻松下来。这才是她该生活的地方吧。
她看到了田地里正在锄草的妇人,弓背弯腰,手上悬着竹筐,偶尔还抬手摸一把汗。面朝黄土背朝天,很辛苦,很简单。这才是她该过的生活吧。
复位了也好,荣平闭了闭眼,跟往日的奢华生活告别。
十三年一场大梦,一场奇特游历,而今黄粱梦醒,旅程到达终点,她回家了。
当年安国公带走夫人孩子时,留下了一笔银子道谢,所以现在她家的日子不算太难过。有三间瓦房,□□间草屋,屋前屋后种满了果树,妇人一棵一棵指给她看:“这个是苹果,那个是桃树,这个是梨树……春天开花的时候,可好看了,很多小孩子来摘花呢。哎对了,你在国公府见过这些树吗?”
荣平脸上一红,赶紧摇头,她只吃过果子,还是洗干净切成块的,不曾见过果树,想来在村庄人眼里,她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一种。
“没事,娘教你。哎真可怜,连树都没见过。”
荣平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外人看来她在国公府是享福去了,白得了这么多年好日子过,但生母却觉得自己可怜。
“国公夫人对你好吗?”
荣平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论理她不该在生母面前说养母什么,但要她说国公夫人好,又实在不知从何说起,那位夫人是高冷严肃的,平素一个不依一个不靠,也谁都不亲,谁都不让,平常只对自己所出的嫡长子多管些,其他子女都一般般看待,对荣平更不待见。也因此荣平在攀得老太太看重之前,没少被刁奴恶亲暗地里下绊子。但要说不好,却也没有格外苛责她,明面上都是一样的丫鬟婆子一样的月钱份利。
妇人似乎没想到自己随意一问,会让荣平沉默这么久,一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模样,于是轻轻叹了口气,自己打圆场:“我听说大户人家的太太总是很忙的,小孩生来不吃她们的奶,也不用她们哄着睡觉,不用她们做婴儿饭换尿布,奇怪,那她们给孩子做了什么呢?”
富贵人家的生活,穷人只靠想象自然是想象不出来的,荣平想到戏词里,逗趣儿的念白“皇帝锄地用金锄头”“东宫娘娘烙大饼”,不由得会心一笑。
却没料到,她一笑,妇人立即来了精神,明显眼睛一亮,一边吆喝着:“接回来了接回来了”一边把人往屋里让。
荣平一探头,便看到屋里跑出来一个高高的少年,还有一个小小的娃娃。
是弟弟?
“青峰,清水。来来来,叫姐姐。”妇人招呼着,又端出早准备好的花生和炒黄豆。炕上的床单看得出来是刚换过的,旧红漆皮桌子擦的发亮,地上扫的一尘不染,窗台上还摆着一瓶花。这些一看就是为了欢迎她。
“闺女,来坐炕上。咱们家里是没有国公府那么体面,天天过神仙似的日子,但这毕竟是命,咱不怨啊。现在家里的粮食也够吃,有时候还能吃些肉,所以也受不了多大罪……”
妇人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打量她。因为状态不佳一直有些迟钝的荣平终于反应过来她在紧张。生母也在怕,怕自己眼界宽了,心气高了的姑娘看不上农户日子,不愿意回来,更怕过惯了众星捧月的“神仙日子”,这闺女嫌父母没本事了。
十几年没见面,忽然变成母女关系,其实她也有点手足无措,但她看女儿“羞怯沉默”,于是只好自己拼命找话题。
荣平内心一阵酸软,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她在揣摩别人的心意,领会长辈的意图,恨不得每句话都掰碎了听,头次被人这么体贴,她不知该做什么反应,条件反射性的下炕,行了一个福礼。“多谢母亲。”
妇人一怔,眼圈红了,她立即背过身去,不让荣平看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却好奇的看着荣平,还伸手摸她的裙子:“姐姐,你怎么回来了?”
“她们说你过惯了好日子,不愿意回来,所以给国公府当养女了。”
荣平一时无言。她自懂事以来,小心翼翼的过日子,更费尽心思讨好老太太,这才活得有些模样,还有了姬家,这个原本亲上做亲,外表看上去一派安好的亲事,要说一下子全都放弃,那自然不甘心。恰巧老太太让陆夫人认养她,她也是欢喜的,自以为终究还是有了出路,至于生身父母,等她嫁人后能做主了,再想办法报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