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页
杜笑笑点点头,又看了一眼那叠纸张,然后把它放下,抬头跟时陌笑道:“这东西详实,一时半刻倒看不完,不若大哥先给我讲讲大略的,我心里有个数,后面也好有针对性的看看。”
时陌闻言点点头道:“是,小姐早知,这次选秀不为充盈后宫,而是为了皇室中适龄男子们选择妻妾,这次参与选择的,目前听到的一共有七人,分别是皇长子寿郡王,今年二十三岁,皇二子康郡王,今年二十二岁,皇四子瑞郡王,今年二十岁,和皇五子裕郡王,今年十九岁,另有三位宗室,第一位就是之前去过安城督建行宫的圣亲王世子,今年也是十九岁,第二位是忠亲王家的嫡次子,今年也是二十岁,第三位,则是和亲王家的嫡长子,今年二十一岁。”
她说到这儿,杜笑笑做了一个停的手势,然后插嘴问了一句道:“听你的意思,这些皇子宗室年纪都不小了,怎么到这时候才选秀?有什么原因么?”
之前说过,大景朝为了繁荣人口,所以是鼓励女子早婚早育的,男子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一般平民家里也就是十六七也就成家了,有钱有身份的会晚一点,因为他们大多要先立业后成家,所以会拖到十八九,但晚于二十的几乎没有,最起码杜笑笑来古代这么久没遇到也没听说过。
当然,贩夫走卒们因为穷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拖沓了婚事的例外,就像之前说过的林泽渠,他因为守孝这样的原因被一直耽误,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存在,但基本是特例,这样大面积成群的二十多岁还不成家的男人,可不太多,更何况他们都是皇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皇族,他们不成亲,这原因只可能是来自他们内部,而不可能是因为其他客观原因,所以杜笑笑很好奇。
时陌点头道:“正是,属下打听过了,据小六子在茶馆听一个从宫里退出来荣养的老太监讲,这事儿是缘起于太祖时的一个明令,小姐知道,太祖是我朝开国帝王,只是他未曾正式登基,就已经因连年征战,留下的陈年旧患复发,伤重而亡。
守城的大将虽然拼力抵抗,但仍然力不从心,差点被攻破。等封将军终于突破重围赶回来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城门将破的时候,封将军顾不得休息,立刻领着亲兵又上阵,好在这一次,他们把月狼打了回去,但是到底是伤了元气,云城守军一共六万,这一站,几乎死伤了一半。
这么大的损失,朝廷当然要追究,然后就发现了封将军在大战在即的时候居然不在城里,尤其这时候那个之前提供消息的老部下突然反口,上书朝廷说,自己从未上报过这样的消息给封将军,是封将军自己不知道从哪里道听途说来的情报导致了战机贻误,甚至,话里话外暗示封将军可能里通外敌,收受贿赂,所以才故意卖了破绽给对方。
你知道,咱们当今本来就是个多疑的人,对于这些武将,他虽然不比太宗的时候那么苛待,但心里却是不怎么信的,尤其封将军之前又是我父亲的心腹,所以就更加有芥蒂了。于是他虽然并不完全相信那部下说的,但也不完全相信封将军的无辜,最后只判了个行事拖沓,指挥不力的罪名,将封将军一家流放了。”
“流放本不是什么太重的刑罚,而且对于封将军这样的性子来说,暂避锋芒未必是坏事,所以我当时得到结果的时候并没有想办法改变,而是派了阿经尽快赶过去接应他们,免得有人不怀好意,在路上对他们下黑手,只要把他们送到流放的地点,我们就有办法帮他们偷梁换柱,脱离苦海。但是,”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才接续道:“到底还是晚了,阿经到的时候,封家一家都已经遇害,负责押送的官兵说,这家子是感染了某种传染病,集体病亡了,而且,因为怕传染,遗体也已经火化了。
但是阿经无意中打听到,封家的两个女儿,因为流放之前的抄家过程中与前来的兵丁冲突,在出发的前一天,在自己的闺房里自焚了,所以并没有跟着一起发配。
阿经觉得这事蹊跷,就去了当地寻访,结果后来查到,当时自焚的两人其实并不是两个少女,而应该是两个三四十岁的妇人,于是我们推测,这两个小姑娘应该是逃出来了。”
“可是茫茫人海,要找两个着意隐藏自己身份的小姑娘谈何容易,阿经多番查访,但始终杳无音讯,要不是后来机缘巧合碰到了一个来寻亲的老婆婆,我们恐怕还要花费不少功夫。
那老婆婆是封将军老家亲族里的一个远亲,膝下原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和次子在老家成亲之后都带着妻子出来投奔封将军,在他帐下做个小兵,希望你能够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小儿子在老家奉养母亲。
可是过了两年,就是封将军出事前不久,老婆婆忽然收到两个儿媳托人带回的一封信,还有一些银两。信里道,老婆婆的长子和次子已经在之前的战役中牺牲了,虽然封将军后来发下了很多抚慰金也厚葬了这些将士,但两个儿媳仍然悲痛难忍,决心追随夫君而去。两人均膝下无子,所以所得钱物留之无用,现托人带回,赠与婆婆与小叔,愿二人今后的日子可以安康顺遂,万事无忧。
杜笑笑闻言,抓紧放下刚刚知兰递过来的水囊,整理了下因为马车颠簸而弄乱的衣裙,迎了出去。她刚到底下站稳,彭家的马车也停了下来,彭月儿率先一蹦一跳的跑了下来,被杜笑笑抱了个满怀,小家伙似乎很开心,穿一身藕粉色的精致小裙子,精巧的小脸因为兴奋显得红扑扑的,衣襟的地方挂着一条五颜六色的花带,随着小丫头的动作一跳一跳的,显得很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