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页
由此,杜笑笑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落下来,但她现在却有些纠结。纠结什么呢?纠结落户的个数。
按照正常来讲,她和逸安相依为命,当然只需要落两个户籍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却不是很方便。不方便在哪呢?在于她是个女的,且不说一旦落户的话她的性别一定暴露,到时候要跟霍氏兄弟如何解释。
别问她为什么落户不瞒着霍氏兄弟,他们一起到这个镇子,办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一起去的,那么,这件事情当然就瞒不过去,而且霍氏兄弟是有户籍的,他们只需要迁入,就是把户籍在当地官府落档,这样的操作,肯定是要比她和逸安完全黑户补办的简单的多,所以,这就是说,霍氏兄弟有很大可能是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一起办的。
但是这却不是她纠结的点,霍氏兄弟虽然与她关系不错,但到底不到影响她决定的地步,她是男是女,并不会改变什么,或者说,她不需要跟这两人交代。
她纠结的是如果她只落下一个女子的户籍的话,以后在外行走是很不方便的,大景朝是个被架空的朝代,男女大防也许并不像真实的古代那么严重,女性也是可以出门上街,抛头露面的,但是,这仅限于生活中,一旦涉及到正式的营生,比如说要经商读书,女子就不能参与了,必须是要有男人出面的。
杜笑笑和逸安现在在这凤凰镇安家落户了,以后的生活必然是要有营生的,总不可能坐吃山空,虽然说当初杜老太留下的一千两其实还剩下大半,只他们两个花的话如果省吃俭用其实也够对付一辈子了,毕竟他们所在的地方消费真的不高,有些百姓,也许一家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钱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不说别的,杜笑笑是肯定会供逸安去读书的,不说一旦逸安读成了之后,万一进入官场,上下打点,买房置地等等等等需要的钱数无法估量。即使不是这样,只说他高兴读个十年二十年的,这束脩书籍,笔墨纸砚,都是大花销。
有人说,哪有这样的,如果读个三五年读不出来,干脆就改行啦,怎么可能读个十年二十年?但其实,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现状下,别说二十年,三五十年的也不少啊,一般来讲,只要家里有条件,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放弃科考的,毕竟,不说赚多少钱,只说社会地位来讲,士农工商,士大夫是排在第一位的,成为一个官员,是改变一个家族命运和以后所处阶层的最直接的办法。
所以,即使为了刘妈妈,杜笑笑也要保证,逸安能有一个安心读书的环境,只要他想读,他就能读,所以,她得赚钱。
她要赚钱,就要有一个身份,这身份得是个男人,还不能是杜逸安,因为逸安是要考科举的,大景朝虽然对商家子弟是比较宽容的,允许商人子弟科考,但本人经商仍然是不允许的,也就是说,杜逸安可以有很多经商的亲戚,但自己不能经商。
所以最合适的,就是借着这个机会,直接虚构一个男人的身份出来,反正她现在有房子,也好找担保,只多迁入一个远行未归的双胞胎哥哥的身份,其实也不过是多给点儿钱的事儿。
但是这样一来,如何在两个身份之间无缝切换,就变成了很大的问题。她要做生意,势必是要出门的,那么家里肯定就要留人照顾,再加上家里虽然不大,但三进的院子,两个人住还是空旷了些,她势必是要买些仆人回来的。
太祖当时就承诺,以后大景建立之后,会将鸿佛寺封为国寺,住持封为国师,享朝廷世代供奉,但被住持拒绝了。但是太祖仍然记下来了,还嘱咐当时跟在身边的心腹,在功成之后要重谢鸿佛寺一行僧人,却不想,在功成之前,太祖就急病去世了,甚至没来得及登基。
之后朝廷之中忙着政权更迭的事儿,就没来得及处理这个问题,等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那位救过人的老住持也已经去世了,所以国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鸿佛寺僧人救人的事迹却也传扬了开来,即位的高祖也下令重赏了卧佛寺上下,敕了不少良田,还重塑了寺内除了大佛以外的所有佛像的金身,更御笔亲书了鸿佛寺门口寺名和大雄宝殿的匾额,派人千里迢迢的送了来,以示恩典。
所以现如今,鸿佛寺虽然不占着国寺的名儿,地位却很超然,算是大景朝范围内的第一佛寺,每年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们数不胜数,成了安城附近一大景点儿,只是佛门清净地,为怕扰了僧人修行,每到初一十五官府都会派人来维持秩序,所以虽然人多,但至今没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较之一般的荒山野庙,这里更加周全,所以很多女眷需要上香的时候都会先选这里。
杜笑笑在车里回想之前听朱大嫂说起的鸿佛寺的消息的时候,马车也已经到了城门口两家约定的地方,朱大成在帘外轻声禀告:“小姐,我们到了,只是,现在还没看见彭家的马车,要不要小的往前去”他的“往前迎迎”还没说完,就看见前面彭家马车慢悠悠的赶了过来,车窗的地方帘子被打开了一个缝隙,彭月儿的小脸时隐时现的露出来,带着一种很欣喜的表情,朱大成不自觉也跟着勾起了一个笑容,然后才转回身跟杜笑笑道:“小姐,彭家的马车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