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姜晓琳这几天看上去心情很好,见了面都主动跟人打招呼。
苏凉看着,跟明景晏说道:“难道她也研究出来那个工艺了?”
“这么快的话,她就不会在这混了十多年还是个无关紧要的基础研究人员,连个副高都评不上了。”
苏凉便不再关心了,耐心等着自己的论文结果。
而且,下一周她就得回学校去考试了。
接下来的时间,苏凉总算是又暂时恢复了按时上下班,不用加班也能够按时过周末的日子了。
项目组结束前一周,苏凉问道:“那接下来咱们去哪里啊?回去B市吗?”
“咱们又不是在这没地儿住,先把东西搬到爸妈那边去,再考虑要不要回。”
“你不用上班吗?”
“我申请的外调日期是到年底,提前结束了那是我做得好。再说了,我又不需要上下班打卡。”
“……行吧。”
9月份开学的时候,喻教授给苏凉打来电话:“你的学分足够了,可以来提前结业了,顺便将申博材料交给我一份,我给你放档案里面去。”
苏凉应道:“好的,我准备好了就过去。”
明景晏又紧接着问道:“喻老师,那新工艺流程的论文您看过了没?有没有希望啊?”
喻教授十分冷漠地回他:“来了学校再说,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
明景晏:“好,我们会尽快过去的。”
“准备回了?”
“回,爸妈也一起。”
苏凉点了点头:“行,我会跟爸妈说清楚的。”
十一长假刚过,苏凉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拿到手了,同时她申博的材料也已经全部通过,从现在开始,她就是一名博士生了。
苏凉高兴得不得了,看看自己这进度,也算是进入天才的行列了,便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嘚瑟了一下。
很快,她就在微信上看到了周玲玲发过来的消息,是一条语音消息:“我记得你跟姜晓琳关系不好来着,是吧?”
苏凉:“……”好像全世界都知道姜晓琳不喜欢她,就她自己不知道。
“算是吧,她怎么了?”
“她回我们办公室之后,这段时间看上去心情一直不错。然后刚刚我们在一起聊天,你发了那条朋友圈,我就拿给她们看了,然后她刷的就变了脸,比川剧变脸都快,差点没笑死我。”
“刚刚她借口小孩子不舒服,先回去了,我这才跟你说的。”
苏凉笑着对她道谢,又说:“其实吧,也没必要太在意了,虽然我也觉得她混的不好,更多的是自己的原因,针对别人毫无意义。”
周玲玲听她这么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我也好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变成她这样。我们单位的副高名额一直很紧张,尤其这几年,博士生越来越多,我们这种研究生就更加没有优势了。”
“所以嘛,好好写论文。博士学位固然很有用,能让你少好几年等待的时间,但也同样,你多了这几年继续写论文研究新课题的时间。而且不管怎么说,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都是最重要的评定条件。不要纠结于学历啦。”
周玲玲就又高兴起来了:“我新论文也完成了,前两天刚投稿了。不过没有读博,没有导师帮忙参谋,我这个进度真是太慢了。你一年三篇,我才一篇。”
“写多了就顺畅了。我第一篇也是磕磕绊绊写了半年多,这还是明景晏每天帮我顺思路,帮我修改呢,后面就顺畅多了。”
两人多聊了几句,就挂断了。苏凉也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好不容易这段时间过得轻松,苏凉才不要让别人来破坏自己难得的清闲。
而且最近在B市研究所做课题,有明景晏给她开路,异常顺利,而且还不用去处理那些复杂的人事关系,毕竟她并未就职在B市研究所。不过好几家研究所都给她递了橄榄枝,希望她能考虑一下。
苏凉想了想,还是等明年或者干脆博士生毕业再说。
一直到十一月中旬,苏凉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跟她关系还不错的编辑打来的:“苏凉,你之前提交过来的论文,原本准备这个月上刊的,但是我们收到了一篇跟你工艺流程差不多,也是国家节能减排项目的论文。我想问问你的意见。”
苏凉没太懂:“我比她早好几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这当然没问题,但是,按照规定,30%的重合度算抄袭,咱们这边稍微严格一些,若是有18%的重合度,就直接退稿,不然,我们照样可以刊登。你知道的,现在这种节能减排的工艺很稀缺,各大研究所的重点项目。”
“不过论私情,我还是要跟你说一声。你要是实在不乐意,我就推荐给别家。”
苏凉明白了,姜晓琳压根儿就不是想抄袭,而只是想走捷径。
这样,她就既不能抓到对方的错处,也不能要求杂志社撤稿,单纯只是让自己恶心一把而已。
苏凉也无心让杂志社为难,便说道:“符合规定就刊登吧,我无所谓的。同一个研究方向而已,谁丑谁尴尬。”
编辑笑了起来:“好,你不介意就行。放心,丑的肯定不是你。”
回头,苏凉就把这件事跟明景晏说了。
“这要怎么办啊?我也不能摁着头,就说她抄袭我。但是编辑跟我说,她只是改善了其中一个环节,论文的全部内容大概也只有我的三分之一,想要达到18%的重合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她的实验数据也跟我用了同一组,也合情合理。毕竟,项目组数据在组内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