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七十九章和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议和?与关外蛮夷之邦议和?亏你们这些国之柱石想的出来!”朱慈炯气冲冲地将奏本砸在御案上。
    每月初一十五乃是朱慈炯钦定的大朝会之日,但逢大朝会在南京所有五品以上官员都必须于奉天殿外朝见天子,三品官员有当庭提出政见的机会,其余不足三品的官员亦可上本奏事,只不过不会当庭处理也就是了。
    除此之外便是每月逢三逢七之日举行的小朝会,朱慈炯会在乾清宫会见三品以上官员,也就是所谓的‘御门听政’。
    朱慈炯登基三个月,往日里不管是大朝会还是小朝会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然而今天这场小朝会看到这议和奏本再也无法强装淡定下去了。
    位列前排的几名内阁大臣相顾愕然,似乎这三个月来朱慈炯的‘怠政’已经让他们习以为常,如今天子震怒让几人多少有点不适应。
    在众大臣眼里朱慈炯虽贵为天子,可不管怎么说如今不过十五岁,少年天子能有什么执政经验,何况朱慈炯在登上皇位之前也就是一亲王,从小到大学的可不是治国之术,对政事懵懵懂懂,对大臣言听计从才是常态嘛!
    眼看满清兵势汹汹,追的不可一世的顺贼李自成狼奔鼠窜,满清崛起于北方的势头已经难以抑制,考虑到如今明廷数省军力与之相抗,未必会有太大的成算,几位阁臣最终商议才决意上本奏清议和。
    如今大明南方除去难堪大用的卫所兵之外,一共有六支野战军事力量,一为驻扎在湖北汉口的左良玉部,拥兵不下二十万,不过左良玉自从朱仙镇一战失败以后,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殆尽,新募之兵加上归附而来的将领多为乌合之众,军力看起来雄厚,实际上战斗力着实堪忧。
    第二支乃是被李自成在山西撵的如丧家之犬一般的高杰,带领残兵败将一路劫掠跑到南方,驻扎在扬州城外,六月上旬还因垂涎扬州富庶想要进驻城内,未得扬州守将同意,便悍然攻城,若非史可法赶至调停,只怕早已酿成大祸,然而高杰入不得入城就在四边烧杀抢掠,杀的‘烟火蔽日、僵尸遍野’,这样畏敌如虎,对待百姓却如屠猪狗一般的大将,就算掌兵五六万,南京朝堂谁又敢对其寄予厚望。
    第三支是驻扎在淮安的刘泽清,李自成进攻北京之前,崇祯命他入京勤王,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又逃到淮安,此人连顺军都不敢与之一战,指望他去和打得李自成大败的满清铁骑去死战,无异于异想天开,只怕满清大军还没开到淮安,这个鼠辈早就跑到千里之外去了。
    第四支是驻扎于寿县的刘良佐,此人和高杰几乎一个德行,对老百姓烧杀抢掠绝不手软,可对上顺军闻战即溃,而且他还有个弟弟名叫刘良臣,早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役时任游击,就已随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廷,如果满清南下,刘良佐至少有八成的可能会投靠满清,委实让几位阁臣放心不下,自然也不会寄希望于他。
    第五位是驻扎在真州的靖南伯黄得功,离南京最近,主要战绩是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算的上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良将,只是可惜兵力薄弱,所部不足两万,在众臣眼里根本起不来什么作用。
    最后一支就是天子南下以后选用流民整编的兵马了,可这支兵马对于现在的南京朝臣来说还是个迷,有多少兵勇他们都没弄明白,不过一支整编不过数月,还全基本都是南下流民组成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各位重臣嘴里不说是怕伤了朱慈炯面子,心里其实不屑的很,自然也不会指望这所谓的新军去抵挡如狼似虎的清兵。
    如此一来整个南方的六支兵马,在内阁诸位大臣的眼里都不足堪用,那么万一清军南下,圣武朝廷拿什么去抵挡,除了议和以外,诸阁臣实在是也没有别的办法能让朝廷偏安一隅了。
    现在天子震怒,将五人商议好的议和方案一口否决,还是当着满朝三品以上大员的面,可算是极不留情面了,但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这议和不谈不行啊。
    内阁首辅兵部尚书史可法硬起头皮奏道:“陛下,如今满清军力之强,入关不过两个月,便占领京畿、山西、山东数省之地,如今更是越过黄河败李自成于潼关,陕西乃至河南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落入满清之手,如此一来大势已成,势必与我朝呈分庭抗礼之势,若不议和,只恐满清会借口追击李贼余部,杀入我朝境内,一旦满清入境,恕老臣之言,我朝兵勇虽悍,只怕也未必是满清铁骑之对手啊。”
    “史爱卿的意思是满清没有借口就不会入侵我大明?”朱慈炯冷笑。
    史可法道“满清多尔衮毕竟是以为先帝复仇之名入关杀贼,如果进攻我朝,则道义全失矣。”
    “史爱卿与蛮夷说道义?”朱慈炯嗤笑道:“这可是朕登基以来听过的最大笑话,关外建虏自虏酋努尔哈赤始,便不断蚕食我大明边疆,若非萨尔浒之战,我大明一败涂地,大明腹心之地岂容区区几个毛贼猖狂无忌,若非宁锦之失,大明国事又何以倾颓至此。”
    “崇祯二年,虏酋黄台吉杀到北京城下,掳掠大明百姓六十万,崇祯八年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口十八万,崇祯十一年,黄太吉又命多尔衮、岳托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桩桩件件触目惊心,朕与满清之仇倾四海之水亦难洗刷,你们居然让朕与满清议和?”
    “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之父皇,李贼兵临城下宁肯以身殉国,也不与李贼求和,如今你们居然让朕向蛮族外邦求和,你们难道是想让朕死后无颜面见先帝,无颜再见列祖列宗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