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668章青山古镇的变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青山古镇的变化

    他们今天来得早,从东湖到青山镇,他们又选择走便道,因此,回到汪家也不过八点。

    汪景辰夫妻在厨房里准备早餐,儿子去了京都工作,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面,儿子回家后,他们夫妻就跟同事调好了班,恨不得每时每刻陪在儿子身边。

    得知今天小姑一家子要回来,他们自然不敢怠慢,早早就去买好了各样菜色,不只是早餐的菜,连午饭这餐的菜也买好了。

    汪依桐见状,也急忙去厨房帮忙。不过,早餐毕竟要简单得多,汪依桐去到之后,就只剩下摆碗筷一事了。

    “阿桐,早餐弄好了,喊大家来吃饭吧?”

    汪依桐就在饭厅里喊了一嗓子:“爸、妈,让他们过来吃早餐了。”

    中气十足的喊声,让曾文芳觉得亲切。是啊,农村哪个喊人吃饭不是这样的呢?

    记得小时候,妈妈喊她吃饭,也是这样,捧着一个

    碗,从村头喊到村尾:“芳芳,吃饭了!”

    不过,自她重生之后,这事就少有发生了。因为妈妈忙着干活、开店,做饭的事情大多落在她身上。而喊人吃饭的事,也一样落在了她身上。

    “文峰,雪儿,吃饭了。”

    声音之响亮,半个村子几乎都能听到喊声。现在想想,她能唱高音的民族经典歌曲,会不会就是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这样喊呢?那婉转甜美却又不失清脆响亮的嗓子,或许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吧!

    大家伙吃过早饭,汪志坚作陪,带着陈志越以及陈志光一家子去看修缮得差不多了的石阶古村。经过近一年的建设,青山古镇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因为高扬建筑用的是“青山建筑工程队”,队员们本就是憨厚之人,如今又是为家乡出力,觉得他们是占了莫大的便宜,所以,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每个项目都力求做到完美。

    几个工程同时开展,却有条不紊,没有出丝毫差错。不但镇府的人对高扬建筑领导赞赏有嘉,就是省市领导来调研、察看过后,也多次表扬他们。

    领导们还说青山镇民风纯朴,很适合旅游发展。青山古镇有很大的潜力,并督促县政府、镇政府要大力配合、支持这一建设工程。

    不到一年时间,青山镇两边的河堤、古码头就建好了。河堤两旁都修了仿木的栏杆,每隔几米,还种上了柳树与其他花草。

    古村那边的移民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政府在离古码头不远的对面征收了一大块地,并已规划好,建成统一的三层小楼。新入住户可以凭借古村那边的房子来抵这边的建筑面积,想要面积更大一些,就得另外补钱。

    另外,镇府还掏钱自建一栋三百平方的五层高楼,作为镇府招待所,用以接待省市领导,以及各方不想住民宿的游客。这项收入,以后也会专项专用,用于古村修缮。

    如今,石阶村的村民们,头抬得更高、胸脯挺得更直了。

    “政策真好啊,我本来就打算找个宅基地建新房。如今,地不用找了,钱也不用借了,我们家只要拿出

    这几年的积蓄,就能住到三层的新房子里去了。

    并且,以后,还可以接待来旅游的客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就舍了几间老房子,换到一栋新房子,怎么想怎么着数。”

    “是啊,我家想要一栋大一些的,家里人口多,我家大哥在外面赚了钱,说宁愿多给些钱,也要争取多分一些面积出来。”

    “这些楼房,有70平方的,也有100平方的,镇府那栋更大,听说有280平方呢。”

    “你家想要多少平方的?”

    “我家老房子在我爷爷那代就卖出了两间,如今只剩下两间。唉,我家与大伯两家人加在一起,也只能分到70平方呢。”

    “那实在可惜了,不过,谁让你爷爷那个时候把房子卖掉了呢?我们这座老宅子可是正宗的地主房,那门槛高的,我几次都差点儿摔了呢。我妈说过几次,说要把门槛削去一半,说孩子都爬不过去。

    幸亏我爷爷死活拦着,不让我妈动房子里的任何一样东西,说那些都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没想到真让

    爷爷说中了,我们这座宅子,就数分到我家那几间维护得最好。我们还得了领导表扬呢,说我们保护文物有功。”

    “这倒没错,你不知道我们家卖给别人的那两间,都不知道被人折腾成什么了。唉,把我们的屋子买走了,又不好好保护,挨领导批评了呢。”

    “如果知道这些老房子这么值钱,还能换新房子,那谁都会好好保护的。”

    “领导说了,我们住到新房子里去,也不能够随意改动房子的结构。也要注意环境卫生、时刻记着自己是青山镇这个有着古老文化底蕴的一员。”

    “可不是吗?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新房子,哪能吸引到游客到我们那里去住?一家没有招待好客人,就会败坏整个村的名声。镇府领导说,以后我们村的人都要培训,每家选出一个人做主,还要在选出来的人中,推举一个民宿经理。”

    “我妹今年报考了导游专业,说毕业后就回来做咱青山古镇的导游,叫什么地陪。”

    “什么叫地陪?”

    “就是在咱们这里的导游吧?我也不知道是啥意思,总之就是电视上为客人介绍风景的导游。”

    …

    汪志坚一行人跟在这两三个年轻汉子的后面,听着他们的对话,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兴奋地说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琳琳小姑娘忍不住走前去,对他们几人道:“叔叔,地陪也是导游的一种。比如说,我们去京都旅游,从南方带我们一起去的导游叫全陪,而在京都接待我们、给我们介绍风景的导游就叫地陪。”

    那位说妹妹要读导游专业的汉子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那以后,别人从外地来我们这里旅游,我们给别人介绍青山镇的风景,也叫地陪吗?”

    陈琳一本正经地解释道:“那叫本地人,不叫地陪。地陪是要导游资格证的,你们没有,只能称为了解青山镇的当地人。”

    “哦,是当地人啊!”

    汉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另一个年轻人竖起大拇指道:“小妹妹懂得真多。

    ”

    “是啊,又漂亮又善良,是个好孩子。”

    “一看就是城里孩子,是来我们青山镇探亲的呢,还是来旅游的?”

    陈琳被赞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见有人问自己,还是大大方方地回答:“我们既是来探亲,也是来旅游的。”

    “那你们去看看河堤吧?那个古码头建好了,就在那棵大榕树边上,可漂亮了。只可惜种下的柳树与花草还没有长好,你们明年再来看,会更漂亮。”

    汉子们一听,顿时更加热情了。

    “石阶村那边还在动工,要建一个广场,那边暂时比较多尘土,我觉得你们既然是来探亲的,以后肯定还会来。下次再去那边看会更干净、更漂亮。”

    “如果你们不急,可以去看看那条古驿道。这段时间城里好些年轻人来探险呢,说那里环境清幽,还能看到古亭子遗迹,古色古乡更美。”

    “好,谢谢叔叔,我们看了古码头再去古驿道看看。”

    另一位年轻人打量了他们一会,摇头道:“去古驿道那边最好每人带瓶水,走路去有点远,还要穿平跟鞋,要爬一段山路呢。”

    “嗯嗯,谢谢叔叔,以后游客来了我们青山镇,肯定会赞美我们这里民风纯朴、百姓憨厚善良的,叔叔们真好!”

    告别几位当地汉子,一行人沿着河堤走,走了没一会儿,果然见到修建好了的古码头。

    就连陈志光都赞不绝口:“听说这些创意都是文芳想出来的,她的好点子可真多,这次可不是惠及一家两家,而是惠及整个青山镇的伟大创举啊。”

    陈志越与有荣焉:“可不是吗?我们家可真是捡了一个宝贝呢。”

    “哪里是捡的?那是大哥好不容易追到的。听说,阿坚哥哥才是大功臣呢。”

    “哦?这话怎么说?”

    “你想一想,大哥与大嫂才同了两年班,后来,大哥就去了东湖,又来了省城,而等大嫂来省城之后,大哥却又去了京都。追求大嫂的人多着呢,没有阿坚

    哥哥帮忙守护,大哥想抱得美人归,难着呢!”

    陈志越乐了:“你这丫头,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的这么多歪理?还懂得这些大人的事。”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陈琳仰起漂亮的小脸,得意洋洋地道。

    陈志光看了一眼自家小丫头,无论做什么都不忘表扬一下她的阿坚哥哥,不由好笑又无奈,摸了摸她的头,宠溺地道:“知道了,就我们琳琳最聪明。”

    言情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