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再回青山镇1
再回青山镇(1)
第二天,曾文芳上午忙完工作,就跟伍学武打了声招呼,与陈文干一起回青山镇了。
离上次回青山镇,也不过两个月时间,可是,看在曾文芳眼里,却是恍如隔世。
记得她重生之后,第一次离开青山镇,是坐着拖拉机去阳光县城批发文具。她开始与同年爷并排坐着,看前面的风景。后来,她干脆坐在车厢里去,那里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她躺在那里,身下是软软的稻草,上面是蓝天白云。
她的心情是欣喜的,能重生归来,回到悲剧还没有开始的14岁,她还有疼爱她的母亲,有她疼爱的弟妹。即使日子还是那个苦日子,可是,心情却不再暗淡无光。
原来心里有阳光,生活也会充满阳光。这是那天她躺在稻草上面,随着拖拉机的颠簸,想通的道理。也因此,在后来的日子里,即使再艰难,她心里也充满了阳光。
青山镇公路两边,山上还是布满了密密的大树,但路边房子却不再只是单一的黑瓦房,偶尔会闪过一两栋两层的小楼房。过了青江桥,曾文芳让陈文干停下车,她要去看看那家杂货批发部。
批发部没有更名,牌匾上还是黄老师书写的“国生杂货批发部”几个大字。如今批发部转给了刘东升,听小玲说,她妈与小丽姐姐一起经营,生意与之前相差不多。还说赚了钱,要给她弟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文芳?是你吗?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刘小丽抬头,就见到店门口俏生生地站着一个姑娘,穿着时尚优雅的休闲服,长发扎着后面,漂亮的鹅蛋脸上,有些不舍地扫视着店铺。
刘小丽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少女,又惊又喜地迎上来抱住她。
曾文芳也回抱着刘小丽,笑道:“小丽姐,你看起来皮肤白皙了不少,更漂亮了哦。”
刘小丽嗔道:“哪有,你就取笑你小丽姐吧!不忙吗?又不是节假日,怎么有时间回来?”
曾文芳笑道:“我有事回来一会,明天还得回单位
上班呢。青山镇是我的家啊,肯定得回来看看。婶子呢,你吃过中午饭没有?”
刘小丽放开她,急忙去倒茶:“吃过午饭了,这个时间段客人少,我妈回家里休息了。”
“生意怎么样?还好吗?”
“还好,之前的客源基本都在我们这里拿货,就是不知道能开到什么时候。合同后年春天就到期了,人家见我们生意好,不知道会不会来争抢。”
“到时候可能会用投标的形式,价高者得。估计要拿下还是可以的,但是要费些租金。你们到时候看看,如果租金合理,宁愿少赚些也要把它标下来。”
“嗯嗯,我爸也是这样说的。”
“小丽姐,我就是经过这里,忍不住进来看看。我是有事请假回来的,估计下次得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了。我跟小玲说好了,让她这个周末去市区玩,你见到雪珍,也帮我告诉她一声。让她周五下午先到县城,周六与小玲一起去东湖。”
“怎么?你们开同学会吗?”
“同学会应该算不上,就是联系了十多位同学一起
聚聚。”
“你们真好,读了这么多年书,同学也遍布全国。”
刘小丽羡慕地道,她小学毕业就没有再读书了,家里姐妹多,只靠父亲一个人领工资,生活艰苦。她与姐姐都只读了小学就辍学了,帮助母亲在老家耕种田地、补贴家用。
“小丽姐有空也可以参加成人函授班,读夜大也可以。多些同学,多读点书总有些用处。”
“唉,我才小学毕业,报夜大,得要初中学历。”
“那你就去青山中学报名,拿到课本,自学个两年,然后参加中招考试。让小玲帮你补补,拿到初中毕业证,就可以报夜大了。”
“唉,我小孩子都几岁了,也没那个精力去折腾了。你姐夫说,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吧。等孩子学好了,考上大学,我就能享福了。”
“小丽姐,你也不过二十多岁,年轻着呢。怎么能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曾文芳想起上一世,自己生了小孩那会儿,也是这
样想的。没能读师范,是她一生的遗憾,她也想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是,后来,她发现自己在孩子心里,只是保姆的存在,她的遗憾,根本没可能寄托在他们身上。
“靠天天蹋,靠地地蹦”、“靠人不如靠已”,这些道理,在醒悟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想明白了。不过,如今要跟刘小丽一时也说不明白。
“小丽姐,你还年轻,多学点东西总是有用的。以后,孩子自有她的天地,我们不能只靠孩子,我们的人生还长着呢。”
“你呀,跟小玲一个腔调。她也这么劝我,可是,如今再让我拿起课本来看,我实在看不下去。”
“你不多读点书,等小孩读书的时候你怎么教小孩?农村的孩子读书不如城市的孩子,就是因为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缺少文化,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
“嗯,文芳,听你这么说也对。以后,我会多看看书,学多一些东西才能辅导孩子。”
“嗯,小丽姐是最棒的。小丽姐,我不能多坐了,
我朋友还在车上等我呢。”
曾文芳喝了一杯茶,便向刘小丽告辞了,她也不能让陈文干一直坐在车上等。
从车站回街镇并没有多少路,开车只需要五分钟。不过,陈文干还是等在车里,他没有先走,也没有去跟刘小丽打招呼。不是看不起刘小丽是农村妇女,而是担心被她见到,又得费一番力气解释。
曾文芳从车上下来,抬头打量面前这栋房子。
这栋小楼有三层,在青山中学读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她就经常出入这里。她记得,一楼是门诊部,门诊部里面也有一个小厨房、卫生间与两个房间;二楼是大厅、饭厅、厨房与两个房间。三楼全是房间,大约有五六个。
那个时候,汪志坚在外工作的亲人回来了,全都挤在这栋小楼里,非常热闹。
曾文芳看着面前这栋楼,觉得非常亲切,因为这也是陈文干生活了六七年的地方。陈文干八个月大的时候,就生活在这里,至到六周岁要上小学了,母亲才把他接到市里读书。只是,没想到,读完小学之后,
他又一次回到了这里。
如今,站在外面打量着这栋已经有些破旧的小楼,陈文干也不由百感交集。他长大了,楼旧了,外公外婆也老了。
“怎么?你也有近乡情怯的时候?”
“当然,游子远游,终是挂念家乡。我对青山镇的感情要比柳镇深得多;对青山镇的亲人,也比对柳镇的亲人想念得多。上次回来,没有回青山镇,后来又听表哥说外公身体不好。你不知道,我有多后悔没有抽时间回来看看外公。”
“都是因为我的事,才弄得你没有时间回青山镇。”
“没事,外公外婆不会怪我的,他如果知道我是因为追求媳妇,才没能回来看他,他只有高兴,绝不会责怪。”
“你呀,恃宠而骄!”
“没办法,外公外婆一向宠爱我,从来没有质疑过我的任何决定。”
“那你也不能恃宠而骄,要加倍对外公外婆好。”
“我会的,我们以后一起孝敬外公外婆。唉,如果外公外婆再年轻几岁,我一定会把他们带到京都生活。”
“如果外公外婆身体好,也未尝不可呀。我们这就回去看看,有我帮着调理,说不定他们身体会更好。等开春的时候,我们带他们去坐飞机,去京都旅游,再在京都住几年。”
“嗯,那敢情好!外公听到你这么说,肯定会高兴的。”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