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0277 朝议反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卞家子这一支原本也是琅琊卞氏显支,其父于中朝曾任游击将军,然而南渡时父兄部曲俱没于乱军之中,至于江东后,便渐有无以为继之态……”

    任球将近来所得对沈哲子详细汇报一番,他自己自然不会无聊到要跑去侨郡开拓人脉,对于沈哲子的意图也不甚明了,但既然吩咐下来,便都一一照办。

    “这年轻人还真就几分血勇之气。”

    听到任球讲述目睹那卞章伤人之事,沈哲子便笑语道,对于那卞章所处处境也有所了解。越是动荡时刻,人心越是健忘,舍命恩义相结,一时可得壮烈,久而也就渐渐褪色。尤其这卞氏阖族式微,那卞章孤儿寡母,能够活下来已经算是不错。

    “武勇之外,这卞章倒也不乏良善。早年在宗中曾领任事,其宗人穷困者有佃种别家田亩者,寻他计数佃租,继而便引出别家庄人虚收佃租之事。此事闹得一时沸腾,因而这卞章便也被开革了任事。”

    任球又笑着从更多侧面介绍一下他所选出的这个卞氏子弟。

    若是不了解时下侨门的生存状况,对任球所言之事多半要不了解。卞家虽是琅琊寒门,但因族人众多,本身也算是琅琊侨郡中一个不小的地主,坐拥大量田产,为何其族人还要去佃种别家田亩?

    这也是侨族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恶果,为了保证宗族的凝聚力,要集中阖族之力垦田充作公产。但一族之中总有亲疏不同,许多偏支的族人不能在宗中得到足够利润,自身再垦私田又无资本,只能去佃种别家开垦出来的土地,以获取一部分额外收入。

    对于整个宗族而言,这自然是不利的,但是对于无米为炊的各家来说,却又不得不为此。原本大兴公产是为了增加宗族凝聚力,结果却逼迫得族人们产生离散之心。许多南来的侨族,往往都因族人们的这种利益和生存压力的分歧而分崩离析,逐渐泯于寒微之中。

    本来了解一下琅琊卞家这个行将覆灭的家族只是沈哲子一步闲棋,但是随着计划的改变,却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布置。琅琊侨门是青徐侨门的标杆,未来沈哲子在都中或要与琅琊侨门有一些硬碰硬的较量,政治声望上自然不占优势,那也只能转从别的方面考虑,因而对这一步闲棋也有了足够的重视。

    “既然已经有所接洽,稍后家令与这卞章保持一定联系即可,不必涉入他家事务太多。”

    吩咐完这一件事后,沈哲子才又说道:“我三父稍后离都,不知家令府上可曾准备妥当?”

    早先沈哲子许诺让任球的儿子去沈家家学里进学,任球也感受到都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凝重气氛,索性打算妻妾子女一并送去武康。听到沈哲子提及此事,他便笑语道:“行装早已整理好,只等郎主家人起行。”

    又过数日,沈家入都之人行装打点完毕,自东篱门外起行,转青溪去往京口。来时规模已经算是宏大,离去时更是可称壮观,单单大大小小的舟船便有十余艘,而在岸上尚有数十驾牛车并两千余部曲。

    自从成亲以来,兴男公主都未与沈哲子分别太久,想到未来将要分隔千里一段很长时间,小女郎便禁不住眼眶泛红,临行前一遍又一遍威胁沈哲子他若不赶快回乡便要如何如何。

    沈哲子虽是应着,但却明白未来应是有很长时间不能见面。他也不担心这女郎归乡后会再生出什么事情,稍后老爹肯定会严密周全的保护好吴兴乡中。

    沈家人如此大规模的离都,恍如一个信号,顿时在都中营造起一个让人略感惶恐的气氛。因而当沈哲子送别家人归府之后,马上便有众多人家纷纷上门拜谒,想要探一探沈家人离都可是因为得到了什么不能宣之于众的消息。

    沈哲子当然不能直说,只言这不过是自家正常的物资调配而已。但是在言辞之外,神态间终究流露出一丝对于时局的不乐观。有一些敏锐的人家便察觉到这一丝信号,开始悄悄转移自家资货,因而近来建康城外送别蔚然成风。

    沈家所带起的这股风潮很快便传入台城,这不禁让庾亮大为光火,几乎已经忍不住要将沈哲子传入台城来问问这小子究竟想做什么。但大事发动在即,他也实在没有太多精力兼顾这些枝节,因而还是派儿子庾彬做信差,严令沈哲子这几日在沈园大宴宾客以安人心。

    沈哲子得知庾亮吩咐,自是嗤之以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局势将要不宁,他才不会傻到给庾亮当枪使将人强留都中,未来真正乱起时给自家招惹怨望。

    因而沈哲子非但没有大宴宾客,反而将沈园封锁起来,除了一些常住其中的人外,并不再接待太多访客。前日还传信说什么若是不安分就滚回吴中去,现在却想要自己给他做公关,门都没有!

    九月朔日,朝议之期。

    大殿上,天子居中,皇太后居右,西阳王居左。原本下边还有一个位置是给太保王导所准备,但是自从中书执权以来,王太保连台城都不太履足,至于朝议则更是能避则避。

    西阳王坐在自己专属的坐榻上,居高临下望着殿中群臣,脸上挂着淡然矜持笑意。今日朝议第一个议题便是早前他所倡议的李矩封赠,太常终于讨论出了一个结果,不只是封赠,而且是一等大赠!

    朝议决定,故修武侯、安西将军李矩甲胄有劳,因事有功,追赠为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丰阳侯,谥为襄。

    这样的奉赠结果一出来,就连西阳王这个始倡议者都不免大惊失色。要知道,李矩在北地虽然力战有功,但深究下来,终究不免失土之责,即便失土并非人力能阻,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瑕不遮瑜。况且李矩不过军旅出身,终非世家旧姓,却获一等美谥,简直就是超出常理的厚遇!

    当这结果由太常宣读出来时,殿中众臣都不免哗然,有些不能接触到中枢决意的台臣纷纷将视线转向此时立于殿中的各方大佬,见他们都是神态平静,显然已经达成共识。有心思敏锐者略一思忖,便又将视线转望向殿上的西阳王。

    庾亮看到西阳王脸上的惊诧乃至于尴尬,嘴角隐隐勾起一丝讥诮。李矩大封确实有助于拉拢北地士心,有助于未来对于北伐的布划,但相对的,对于时下朝中人心却难免有所触动。西阳王要强出头,反而吸引太多目光,等于给他解了一次围。

    接下来的议事内容,西阳王都不太关注,还在思忖李矩封赠规格之事。原本按照他的想,对于这种寒伧武人而言,能请到一个二等封赠已是难得,因而早先与太常交流时,也遮遮掩掩提了这一要求。可是现在出来的结果,就连他自己都不能忍受,首先想到的是或许太常会错了自己的意思。

    这么思忖着,西阳王视线转移到太常华恒身上,然而华恒宣布完此事后便退回去,神态丝毫不见波动。

    没能在华恒这里获取什么有用信息,西阳王的视线便落到其他台臣脸上,渐渐心中有警惕滋生出来。这封赠超出规格,然而通过的却又毫无阻滞,实在是平静的不同寻常……

    心内狐疑不定之际,西阳王耳中忽然捕捉到几个关键词:“……南顿王心怀不臣,图谋为逆……”

    听到这话,西阳王悚然一惊,转手望去,只见侍中钟雅手捧一份奏书,正立在殿中慷慨力陈南顿王诸多不臣罪状。

    这、这……

    西阳王忽然觉得思绪嗡的一声爆开,继而听觉渐渐丧失,视线艰难的转向皇帝,却见皇帝低垂着头,无精打采,恹恹欲睡。再转向皇太后,只见皇太后那雍容韵致的脸上隐隐有光华流转。当视线最终落向庾亮时,那英朗脸庞渐渐模糊,只有一双眸子越来越亮,继而化作两柄寒芒毕露的利剑,向他飙射而来!

    “啊……”

    西阳王捂着心口,仰面躺倒。

    “继续言奏!”

    庾亮踏上一步,示意宫人将昏厥的西阳王搬出殿去,继而转首立在御座之下,冷冽视线环视殿中。

    此时在殿中诸多台臣,其中确有一部分神态自若,只是侧耳倾听侍中钟雅宣读南顿王罪状。然而却有更多人脸色却是惊疑不定,他们此前心中或有此类相关猜测,但也只是闲来幻想而已,但如今事情却真实的发生在他们眼前:中书察察,将要诛杀宗王!

    由于此前僭越之事,南顿王近来一直被禁足家中闭门思过,今日同样没有参加朝议。这样单方面的控诉不禁有些让人感觉乏味,然而钟雅那平静语调所吐出的字节却是字字如刀,要将南顿王置于死地的意图昭然若揭!

    “恭请皇太后陛下圣训!”

    等到钟雅将那长长奏书读完,不待群臣开口,庾亮便转过身去,对着殿上御座下拜道。

    小皇帝头颅几乎已经垂到案上,他实在不喜欢朝议的气氛,枯坐在这里太无聊。别人就算要说什么,不是对大舅说,就是对母后说,有时候听到什么奇趣事情,他想插嘴,旋即便会被母后严厉逼视过来。久而久之,便练成了人在殿中,心在旁处的本领,身外之声,充耳不闻。

    “此事交由中书、三公并廷尉查证。南顿王乃宗中长者,若查实有虚,切勿相扰。”

    皇太后看一眼对如此大事都置若罔闻的儿子,心中不免叹息一声,这个皇帝究竟何时才能长大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