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31 章
金銮风月 作者:肖某某
第 231 章
宗政恪肃容道:“天大的祸事!她将晏林郡两处秘密大粮仓所处的方位,做价共五万两卖给了东唐的细作。若非临淄王是我的好友,他也不会将此事透露给我听。”
“什么?!”晏玉质勃然色变,面庞一片铁青,心头冰冷。
宗政恪淡淡道:“所幸。那东唐细作暂时还能压伏住,并没有将此重要情报送往东唐国内。玉质,此事你定要慎重对待。晏林郡乃天幸国的大粮仓,又是安国公府的根基之地,不可有失啊!”
晏玉质气得浑身直发抖,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宗政恪亲手斟了一杯茶递过去,他颤着手指紧紧地捏着杯子。仿佛在捏着谁的脖颈一般。半响。砰地一声,他捏碎了这茶杯,热水溅了他一脸。
宗政恪又默默地递了帕子过去。晏玉质愣了半响,接过帕子拭了头脸上的水渍,涩声道:“恪姐姐,玉质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才好!能压下东唐细作。你定然费了不少功夫吧?”
“无妨。你不必在意这些。”宗政恪沉吟着又道,“玉质。依我之见,你最好是将庆嫔中毒而死这件事调查清楚。以免其中留下什么要命的破绽,日后牵连到安国公。”
晏玉质沉默着点头,就向宗政恪借了一个地方。硬拉着宗政恪一起,仔细询问朱嬷嬷事情的始末。也不知筱贵妃应允了朱嬷嬷什么,朱嬷嬷非常配合。从庆嫔接到宫外传信开始,一直讲到了庆嫔之死。事无巨细,一一道明。
晏玉质听得胆颤心惊,宗政恪发现如此季节,他竟然连外头的锦袍也都湿透了。她对此也非常好奇,庆嫔的父亲是鱼岩郡王的心腹朱知府,她早知,那么为什么朱知府会向昆山长公主喊出“红藏”这稀世奇毒来?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
另外,当朱嬷嬷说到庆嫔毒发经过时,晏玉质的脸色明显有极大的变化,显得震怒非常,只是被他强自压下了。宗政恪对此却是心知肚明,因为昆山长公主用来毒杀庆嫔的毒药,就是前世她毒死安国公晏青山的毒药。
之所以庆嫔立死,安国公却能挣扎存活数月,一则在于安国公乃天幸国有数的九品武道强者,庆嫔却只是弱不禁风的小女子,两者对于毒药的抵抗力当然有所不同。
二则在于,宗政恪记得,前世安国公是被人长年累月下毒,毒素积累于身,最后因一场意外的受伤才彻底引暴的。想必,今生应该没有不同。而庆嫔,显然是被一次性下了巨量剧毒,这才当场毙命。
很好,真的很好!原本宗政恪还打算,用什么方法暴出昆山长公主遣人给安国公下毒的事儿。没想到,昆山自己作死,竟将此事就这样暴露在了晏玉质眼前!
吩咐人将朱嬷嬷带下去,好生照顾看押,晏玉质犹豫了半响,这才艰难道:“恪姐姐,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姐姐能不能帮帮我。”
宗政恪温和道:“你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愿意帮你。”
晏玉质下了决心道:“姐姐,这位朱嬷嬷能否暂时放在你府上?”
“这有何不可?”宗政恪笑道,“你放心,我会看好此人。”
“多谢姐姐。今日多有搅扰,我先回去。来日等诸事皆了,我再认认真真地来与姐姐道谢!”晏玉质感激地向宗政恪行了礼,告辞离开。
宗政恪亲自送他到了二门,看他骑马往夹道离开。他这一去,估计要掀开一片腥风血雨,安国公府大有可能会与昆山长公主彻底撕破脸。她真是乐见其成啊。
却说晏玉质满怀怨愤回到安国公府,匆匆忙忙写就一封密信,急召晏同大管家,命他用最快的途径将密信送到晏青山手中。他又唤来几员豹卫,启用安国公府在京城的暗桩,去寻找庆嫔之父朱知府的下落。
不得不说,晏玉质年纪虽小,思虑之成熟敏锐绝不亚于成年男子。他抓住了事情的最关键——只有找到朱知府,才能真正了解那让长公主不惜杀人以灭口的“红藏”背后的内幕。
这个人,肯定长公主也会去寻找,他必须赶在长公主之前找到人。另外,因心中某个可怕的猜想,他还打算再去接触一下筱贵妃,以得到那只玉香球盛放的有毒香米分,去证实或者推翻自己的猜测。
晏玉质原本以为,在偌大的京城,于短时间内要找到一个有心隐藏的人会很困难。没想到,半个时辰之后,接近午膳时分,晏同便匆匆来报,告诉了他一个要命的大消息。L
☆、第335章 御状
皇宫面前的金銮广场之上,有一人自称是鱼岩子爵、鱼岩府知府朱大猷,要进宫向皇帝陛下告御状!
——他状告昆山长公主毒杀了他的女儿庆嫔娘娘,要昆山长公主为他女儿偿命!同时,他也将此时后宫的主事者、包庇了昆山长公主的翊坤宫筱贵妃也一并告了,甚至蛮不讲理地弹劾此妖妃是昆山长公主的同谋。
这朱知府跪在殿前广场之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扯着有如破风箱般的嗓子嚎得尽人皆知。在他身后,一名身高体胖的壮汉扛着一具棺材,充分表明了他不成功便成仁、视死如归的强硬态度。
今日,并不是大朝会之日。但因玉太后的生辰就在两日之后,近段时间,多有官员往来宫中请旨,紧锣密鼓地准备属国朝觐太后、皇帝以及庆典诸事。
所以,朱知府选的这午膳之前的时间非常巧妙。恰好有一大波官员从宫中而出,尽皆成了此事的旁观者。
昆山长公主毒杀宫嫔之事,说起来算是皇帝的家务事,官员们其实没有立场去插手。但其中扯上了宠冠六宫的筱贵妃,这事情立马就不一样了。
前朝与后、宫向来牵扯极深,有复杂的利益纠葛。自来后、宫争斗,除了少许脑残奇葩以外,妃嫔们之所以斗得死去活来,归根究底还是为了争取家族在前朝的利益。
筱贵妃如今越过皇后号令六宫,膝下又有即将成年的九皇子,早就是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是这位宠妃行事圆滑,既有皇上撑腰,又有汾阳侯支持,即便曾经有过几次针对她的阴谋,也都被她有惊无险地化解。
今次,嘿嘿,如此天降的良机,某些人怎么会放过?尤其是不久之前。才刚刚发生了鱼川亲王弹劾兵部宗政尚书,却被筱贵妃从中搅了的事儿。那些要煮熟的鸭子飞了的人,如何肯甘心?
于是,以许皇后的兄长崇恩公兵部许侍郎为首。会合了贤妃的亲叔父户部金尚书,以及玉家的吏部、礼部两位尚书,这一众高官很快就齐聚一堂,入宫向皇帝请旨,要求严查此案。
至于昆山长公主还是玉太后最宠爱的嫡公主。这事儿根本没有放在他们心里。他们要针对的只是筱贵妃,只要能从此案中牵出筱贵妃的其余事情,到时候只要为昆山长公主开脱此罪就行了。
不过此行,必定艰难!众人心知肚明,以皇帝对筱贵妃的重视宠爱程度,绝对不会坐视他们将她过深地扯入。但谁让那朱知府竟一口咬死了是筱贵妃包庇了昆山长公主?这么大好的理由,不用上是要遭天谴的!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皇帝对于有人胆敢告御状,还将筱贵妃扯了进去,简直是怒不可抑。若非恰好有几位阁老也在场。那胆大包天的朱知府恐怕会被皇帝直接下令打死。
旁人还罢了,刚刚才承了筱贵妃恩情的宗政阁老居然义正辞严地道:“皇上,依老臣愚见,既然此案涉及了昆山长公主以及筱贵妃娘娘,便不可不彻查清楚!”
一言既出,不但以玉首辅为首的几位阁老,就连众部堂高官都大感不解。皇帝气得脸色铁青,瞪着宗政阁老的眼里简直要喷出火来,就差直接骂上一句“忘恩负义”了!
宗政阁老却不慌不忙地道:“昆山长公主不仅是皇朝公主,还是安国公府的媳妇。她背后是晏林郡。是安国公,是镇守边疆的晏家军。徜若此事为真,安国公掌家无方,是否还适宜执掌军权呢?若此事为诬告。若传扬出去,不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军心恐怕也会不稳。”
“所以,老臣以为,彻查此案,还昆山长公主与筱贵妃一个清白。或者查证此事为真,都势在必行。”宗政阁老微叹,无奈道,“那朱知府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告御状,恐怕此事已经满京城皆知,很快就会遍传天下。”
宗政阁老给出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心将此事搅乱闹大的众人自然要打蛇随棍上,便纷纷出言附和。他们陈情之时,慷慨激昂,甚至将此事上升到了国体颜面的高度——玉太后生辰就在眼前嘛。
最后,玉首辅微咳两声,向皇帝禀道:“皇上,老臣也认为必须查证清楚。此案已不再是内廷之事,还应交由外廷诸有司严查核实才行。”
玉首辅可是皇帝的亲舅舅,爵封文安公,位高爵显权重。重要的是,他的话对玉太后非常有影响力。如果他去劝说玉太后,玉太后便不会给此案设置太多障碍。
可是皇帝很清楚,昆山下毒是真的,筱贵妃包庇却是子虚乌有之事。然而眼前的这些人,他们要查的根本就不是昆山长公主,而是筱贵妃!
另外,这件事里还另有极深极可怕的隐情,是绝对不能被掀开的。皇帝有些拿不准,因那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母后她是否已经不再心存忌讳,而甘愿冒险任由查案,以扳倒筱贵妃,同时也将自己这些年来好不容易夺走的一部份权利重新收回。
这样一想,别人还罢了,玉家的用意便不能往深处去想。旁人为的是筱贵妃,玉家和太后却恐怕会利用此事向自己发难。这可如何是好?皇帝沉默下去。
忽然有福寿宫的宫人来传太后的懿旨。玉太后大义灭亲,决定将昆山长公主软禁在长公主府里,由京卫营派人看押,直到此案水落石出!
皇帝心头一阵冰冷,足智多谋的爱妃不在身侧,龙案之前,这些臣子已经跪地哭请,大有逼宫之势。
忽然,皇帝听见有人大声道:“老臣以为,此案不可由京中有司来审理,应急调诸郡县有审案之才的官员进京。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皇上,老臣腆颜举荐时任御史台右副都御史、巡按两杭郡,兼掌两杭郡刑狱诸务的宗政谨主办此案!”
皇帝双眼大亮,简直是迫不及待的大声道:“好!‘白日判官’宗政谨的名头,朕也早有所闻。他是个能者干才,足以胜任此案的主审!那就这么定了,李四全,拟旨、速发!谁要是反对,这案子不查也罢!L
第 231 章
恋耽美